各自四方 发表于 2018-3-3 09:49:37

屯溪锡箔厂简介

旧社会,徽属各县城乡居民在清明扫墓,春节祭祖,先辈生死忌辰,除燃烛焚香外,都要烧化锡箔,供亡灵“享用”。

    关于锡箔的起源,有一则民间传说。明代以前,老百姓祭祖,要从供奉祖先牌位的神龛里投放少许散碎银子。日积月累,渐渐就多了。朱元璋起兵后,军响匮乏,苦于无法筹措。在谋士献计,以“借用”的名义向民间征集闲置于神龛中的碎银。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是一笔很可观的数字。大明定鼎后,一时无力归还,又要取信于民,乃采纳朝臣奏议,用铅锡合金制造锡箔,折成元宝,作为补偿,供民间祭祖时焚化。一是利用老百姓的迷信心理,宣扬投放碎银,祖先不能取走,焚化锡箔亡灵则可在冥间受用。二则皖于权势,老百姓虽半信半疑,也只有接受。当时的工匠是部分俘虏和囚徙,工场就设在牢房。直至解放前,绍兴的锡箔作坊沿袭古制,在工场四周,以碗口粗的杉木作棚,门上系有粗重的铁链,象征监狱。

    抗战前,屯溪销售的锡箔从绍兴采购,专营锡箔的有黎阳正街的李长兴(后改茅长兴)。兼营锡箔的南北货店有郑景昌、余福泰(后改裕丰泰)、裕和祥及苏德沅盐栈等。以批发为主,兼营零售。业务遍及原徽属各县及太平、青阳、泾县等地,还远销本省江北和江西婺源、景德镇。

    抗战军兴,绍兴沦陷,锡箔货源告竭。由于锡箔在屯溪广阔的市场,利润丰厚。最先由李灏庭(当时任屯溪镇商会会长、郑景昌南货店经理)及汪士林邀约原在绍兴开箔坊的严吉春、娄乾元等人在牌楼前创办天威锡箔厂。有阳湖的惠民(后改组为志成)黎阳的绍兴协、协盛、裕来协,隆阜的裕昌。

    锡箔主要原料是锡铅合金—鑞,熔点低,延伸性能好。从原料到成品,顺经多道工序,全部手工操作。

    首先是将鑞在多铁锅内熔化,用木质长柄小铁勺舀出,烧铸在长方形模具内,取出的锡片长8厘米,宽3厘米,厚0.1厘米,叫“锭子”。

    工场的主要设备是产于无锡的太湖石,石质坚硬致密,将正面打磨光洁,埋放在泥地上。每块太湖石的右侧挖一小坑,打箔工人坐在小板凳上,左腿屈蹲,右脚伸进小坑内,挥锤打箔。

    打箔工人分“上间”(难度较大,技术要求高)和“下间”。

    “下间”工人将“锭子”捶打成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薄片。此时,顺将锡片一张张揭开,摸上一种特制的黄色粉末(俗称“擂粉”),防止粘连。这道工序由学徒完成,叫 “摸小块”。再由“下间”工人将“小块”捶打成长48厘米、宽24厘米的锡页,叫“十分”。“下间”的工序就完成了。

    “十分”由女工以长竹签逐页揭开,叫“揭十分”。再由“上间”工人捶打到一定的长、宽度,从中一切为二,再由女工以长竹签逐页揭开,称“揭中锭”。“上间”工人再把“中锭”捶打成薄如蝉翼的锡页,然后按不同规格裁切为小张,称“页子”。技术高超的上间工人打成的“页子”分量轻、碎破少、松散易揭开,制成锡箔正品率高,相应地降低了成本。“揭十分”和“揭中锭”都是使锡页疏松,防止粘连。

    箔张在加工过程中须反复加热。每家箔厂都有一只大木柜,分上下两格,下格是热源,内放一只大铁盆,将白炭烧旺后,覆盖一层炉灰,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定的温度。中间是一排铁栅,箔张用桑皮纸包裹摊放在铁栅上焙烘,故称大木柜为“焙笼”。所以打箔工人的作息时间与一般不同。上午工作,午睡后去茶馆泡上一壶茶,闲聊一下午。晚饭后再工作到十点半左右休息。

    每家箔厂都有一名技术熟悉手艺好的工人负责处理打箔过程中的问题,把好质量关。俗称“枪夹”。相当好车间主任。

    将“页子”褙在衬纸上的工序叫“褙纸”。衬纸是一种专用制箔用的竹料黄色土纸。绍兴产的为“磨鸣纸”。屯溪箔厂采用休宁上溪口产的“京放纸”。由工人按不同规格切成“衬纸”,叫“纸花”。褙纸不用任何粘胶剂。工具是:①一块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杉木板,背面顶端镶一木条,搁在桌沿,不致滑动。②一块长8厘米,高5厘米,厚3厘米的杂木,下挖凹槽,入嵌一熟悉铁块,表面打磨光滑,叫“斫夹”。工人将页子一张张揭开,平摊在木板的衬纸上,双手用“砑夹”来回用力磨压,制出的半制品称“干纸”。褙纸的大多数是妇女,最初是绍兴来的女工和箔工家属,不久屯溪人也学会了。当时在屯溪是一项相当普遍的家庭副业。

    “干 纸”还要由“斫工”再加工。工具是一副“斫架”。木架上安一片微弯的硬木板,上方是一支绳索绑紧可前后推动的竹竿,贴近斫板一端嵌一块质地坚硬的斫石,工人将“干纸”在斫板上逐张斫压,锡页和衬纸就紧紧贴道成为一体,色泽银亮,光可鉴影。

    最后将锡箔按每刀100张,30刀为一扎,用麻皮捆成块,当时屯溪每厂只生产两个品种,长方形的叫“车双九”,正方形的叫“灰大”。成品按质分等,箔面光洁无疵点为一等品,叫“好纸”,稍有疵点的二等品,叫“二花”,疵点多的为三等品,叫“花箔”。

    打箔工人叫“鑞”箔司傅,浇锡锭,切纸的叫“鑞箔店倌”。上述各工程除褙工外,清一色是绍兴人,不收外地人为徒传艺,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绍兴人对店主的称谓也别具一格,箔厂的店主不叫老板叫“店王”,为老老板叫“老店王”,其成年儿子依次“大店王”、“二店王”。………老板娘则叫“店王太娘”。

    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在屯溪设“货物税局”锡箔税是其主要税源。为示“寓禁於征”,从价按100%税率征税。例如每块锡箔出厂价为80元,即征货物税80元。货物税局在各箔厂派驻稽征员,叫“驻厂员”。厂方视是公开的秘密。当时流行的民谣中有云:“重庆有官皆墨吏”。下行下效,蔚然成风。“驻厂员”和货物税局的实权人物,都接受各箔厂的赌赂,从而为偷税大开方便之门。

    纳税的锡箔每块都贴有巴掌大的“印花”加盖蓝色骑缝印,称为“官货”。未纳税的叫“私货”,也叫“白货”。价格当然比“官货”低。销售商大多进“白货”,也买一些“官货”摆在货架上装装门面,以资掩饰。

    抗战胜利,屯溪各箔厂老板都回浙江绍兴。一些箔工将厂发给的遣散费和少许积蓄,集资分别组建协顺、顺台、聚成三家小型箔厂以维生计。解放后,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合并为公私合营屯溪锡箔厂(后改名金属压延厂)五十年代末撤销,职工分别安排到屯溪染织厂等五家公私合营厂。屯溪各锡箔店也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不久即进入公私合营屯溪南北货商店,不再经营锡箔业务。至此,锡箔在屯溪市场上绝迹多年。

    前几年,迷信活动悄悄地死灰复燃,市场上陆续有一些小摊、小店出售锡箔。农历清明、七月半又可在某些角落边看到散散落落的一堆堆黄灿灿的锡箔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屯溪锡箔厂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