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纹胖次 发表于 2018-2-28 11:42:01

徽州儒学大师访记



许村的明代牌坊、古桥和阁楼,牌坊和古桥所在的位置为古道路线





       对于每一个儒学研究者而言,徽州一直是一个让人心向往之的地方,也是因为学校暑期实践的机缘巧合,我来到了风景如画的新安江畔的徽州,住在徽州府府县同治的徽州城边,体会着新安江畔的儒学盛景。


新安江三江口




      徽州城位于新安江畔,而新安江是钱塘江的上游,在这里诞生了诸多影响华夏的思想家。以宋明理学为基础的徽州学研究,与敦煌学和藏学齐名为中国三大地方学研究,而徽学研究的核心就是新安理学。自隋末唐初,汪华在这里建功立业开始,徽州就正式进入了儒学的版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颐、程颢兄弟祖籍便是徽州,而程氏家族一千年来直至今天,都是徽州的儒学大族,其后代的杰出代表程大位又是“珠算之父”,他编写的《直指算法统宗》是中国第一部有关珠算的系统性研究著作,同时他也是卷尺的发明者,而他的技艺不仅体现在珠算与卷尺,他当年居住的故居——“程氏三宅“,今天仍旧是徽州地区保存最好、样式最大的徽派建筑庭院。也是因为珠算技艺的精湛,使得徽商文化在明清时期名扬海内外,无论是盐商,还是海商,都让珠算随着儒学传播到全天下。时至今日,以程氏珠算法则为根本的心算技艺——“珠心算”,仍然在黄山本地被发扬光大,黄山本地的中小学生在全国各大心算比赛中屡屡夺魁。


程氏三宅外景







程氏三宅一层务本堂







程氏三宅的雕花和开窗







程氏三宅二层的窗户





       来到徽州的第一站,便是拜访程氏三宅。程氏三宅是明代徽州建筑的瑰宝级特色建筑,为程氏家族的三处宅院,位于黄山市区屯溪区的柏树街的6号、7号和28号,均为五间两进的封闭式砖木结构的两层庭院。门口是一天井采光、天井以密闭形式排水、通风敞亮。其中主庭院是6号宅院,五开间,徽州庭院的特色一般是下三上二,下面中间一间为主任的会客厅,后为卧室,左侧一间为管家的卧室,楼上有两间,一间是家里的客厅,还有一间是长辈的卧室。一般楼下会客厅中间挂一副画卷,卷中为祖先夫妇的画像,左右为对联,堂左右两侧一般挂祖上的各种先烈的画像,有时也会挂一些名人志士送来的文墨、如果这些都没有的话,会用精湛的徽派木雕所代替。


程氏三宅内的古床







程氏三宅的管家套间部分







程氏三宅的雕花







程氏三宅的雕花





       一般的徽派庭院仅为一层,而程氏三宅地位较高为两层,且楼下的管家的庭院较大,有内外两间,现在这一部分成为了程氏三宅的陈列室,满满的木雕花的楼梯栏杆,上有宝瓶花卉的图案的栏杆。二层的客厅中间有一个“寿”字,两侧的木椅都是明代以来的老家具。有那种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里面列举的典型器物。客厅中央是一个寿字,两侧的对联韵脚不合,估计是后代挂的。在黄山有很多地方挂的对联都不和韵脚,不知道是不是当地方言的原因,只能在少数的一些名村大户家找到合韵脚的对联。


新安江







新安江上的明代镇海桥





      从二层向窗外望去,一片开阔风景真好,不愧是大户人家。宋代诗人杨万里曾赋诗道:“金陵江水只咸腥,敢望新安江水清。”由程氏三宅向南不远处就是屯溪老街了。老街再往南不远处就是新安江了。屯溪老街的最西端一般被称为老街口,也就是一般所谓的老街的入口处,在老街口对面是新安江、率水与横江三江汇聚的三江口,将黎阳与屯溪分隔开来,在三江口之上有一座兴建于明嘉靖五年(公元1536年)的石拱桥,俗称老大桥,原名镇海桥,坚固耐用,五百多年过去了无论经过了多少人与车,依旧屹立不倒。


屯溪老街上的老阁楼







屯溪老街上的碉堡







屯溪老街上的石刻店







屯溪老街上的老商铺,还有架梁之间的石狮子





      屯溪老街与苏州平江路和北京国子监街并称为中国三大名街。有别于笔者早前去过的苏州同里、湘西凤凰和丽江古城里面外地商铺为主的古街景,屯溪古街不仅是徽商源地之一,而且至今老街上的商户都是屯溪本地人,而非外来商人,而且还有一些附近的渔户,听向导说这附近才是这几年才拓宽了江岸上的马路,十年前这一片还是渔村码头。屯溪老街主体保留着300多栋老派徽式建筑,许多建筑都有标志性的马头墙,以及墙角上为了标识不同户的泰山石敢当。徽派建筑在门梁的交界处常刻一对木狮子,在大门口也摆一对石狮子,这些狮子与北方的石狮子不同。北方的狮子都是面路背户,而徽派的狮子都是向大门中央中轴线位置,向内侧转头呈45°角,左侧为母狮子脚踩一个小狮子,右侧为公狮子脚踩一个绣球。就形象而言,更加惟妙惟肖。屯溪老街东宽西窄,呈鱼骨状,在一个很不起眼的拐角处有一个标牌——“戴震博物馆”。


戴震纪念馆门口







戴震纪念馆展品







戴震纪念馆展品







戴震纪念馆门口的铜像





       说起程大位创制珠算之后,算学就成了徽州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徽州学在创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三位影响中华的宗师级学者,分别是南宋婺源朱熹、清代屯溪戴震与民国婺源胡适,这戴震博物馆就与后面二位有关,而将程大位的算学发扬光大的也是这位土生土长的屯溪籍国学大师——戴震。戴震博物馆并不是建国后的现代博物馆,确切说其前身是1924年由胡适与梁启超在北京发起纪念戴震诞辰的二百周年纪念活动之后,本地戴氏宗亲在胡适先生的感召下,创立的“隆阜戴氏私立东原图书馆”,主要目的是收藏戴震的藏书,用以纪念戴震先生, 1982年后政府才把这里改造为戴震纪念馆,1986年开馆。今天的戴震博物馆为一座戴氏家族的祖宅改造而成,一层东厢与中厅庭院摆放戴震生平学术成果的刻本展品,西厢展示各种文人对戴震赞赏的墨宝复制品,有数十幅可见戴震的学术影响之巨。



戴震纪念馆中张立文先生的照片





      也是讨巧,由于带我一起去参观的向导默存君是屯溪本地人,我们两个分别是京沪高校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专业出身,在戴震博物馆里面就戴震的经历与学养争论起来,被馆员阿姨听到,遂带我们去了戴震博物馆的一个纪念室,里面陈列着历代戴震研究者的著作,只见纪念室中间摆着一位长者的照片,貌似是一位当代的国学大师,定睛一看,原来是张立文先生,张立文先生是著名的中国哲学家,是宋明理学领域的学术权威。馆员阿姨介绍说张立文先生是屯溪区的某位文化部门就职的官员的博士导师,或许他当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求学时,我还跟他一起听过张先生的讲座。张立文爷爷既是本科时在人大多次聆听教诲的名师,同时也是我家楼下十几年的邻居,但发现原来徽学研究大家就离我这么近,更加深了我对徽州的热爱。也是因为如此有缘,馆员阿姨送了我们一些戴震诞辰290周年的纪念材料,希望我们帮着多宣传宣传。


戴震公园周边疑似古道山门







戴震公园的戴震塑像





       出了戴震纪念馆,横穿老街往北有一处丘陵地带,丘陵中间围着一个湖泊,名为珠塘,此处就是戴震公园。虽然戴震公园的命名是在1986年,但是相传这一带常年内涝,清时珠塘水面高过老街,天降暴雨时珠塘就容易淹没老街,在戴震24岁的时候,他运用才智带领家族人士,将此处改造出珠塘坝合理的改造了珠塘的结构,使得这里成了闹中取静的别致景色。在戴震公园的山丘上依稀能看到徽州古道的山门和石阶。古来书院大多修在交通枢纽之地,徽州便是如此,自古以来书院林立,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由屯溪向徽州古城,直至绩溪方向的徽杭古道旁、徽州古城南侧问政山上的紫阳书院。


紫阳书院下的古井







登上紫阳书院的阶梯





      相传紫阳书院是朱熹第一次回徽州时曾在此山上讲学,之后徽州名士大族就集资在今歙县县城东侧练江旁问政山上建立了中华大地的第一座紫阳书院。之后,这座书院曾在明末毁于战火,清人在问政山的另一侧又修了一座紫阳书院,此处被叫做古紫阳书院,现存一座牌坊由清代本地名臣曹文埴标明题额的“古紫阳书院”石门坊来标明古紫阳书院的位置。院内有乾隆五十五年,程氏三宅中的另一位宅院主人——戴震的师弟、清代著名朴学大师程瑶田书写的“古紫阳书院规条”石刻。 如今这些文物都被收藏在歙县和黄山市的博物馆内,而歙县的博物馆便是太白楼,相传为李白游览徽州时曾在此长住,后本地乡绅集资修建这太白楼,仅存建筑为明代复建。


紫阳书院遗址





      原址的紫阳书院,在地图上归属歙县中学远期规划的一部分。实地状况却是惨不忍睹。从歙县中学上山至手机导航没有信号的地方有一处高地,高地一册有三折的石阶蜿蜒而上,石阶下有一口古井,自明代以来为书院师生所用,今仍可出水,基本为附近百姓与中学生家长洗衣所用。石阶上布满青苔,沿石阶而上有一座五进的建筑,门口挂着牌子是紫阳书院,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但内部已为多次改建几户分居的狭窄房屋,只能从围墙屋檐之上,些许的品味到当年大儒名师汇聚在此坐而论道之景,不禁叫人唏嘘不已。虽然,徽州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但是本地对书院的保护并不好,仅有很少的书院留存到今天,而且这些书院大多是因为民国时期挪为他用才得以保存。在紫阳书院山下便是歙县中学,作为一个县级中学,每年都至少能有三、四个学子考上北大、清华这样的顶级名校,紫阳书院的遗风犹存。除却紫阳书院,目前歙县保存最好的书院,是位于雄村的竹山书院,在抗战时期此处算国民党军队的游击区,将竹山书院改造为中美合作所,是国民党和美国军队联合培养特种人才的基地。


太白楼







新安江支流——练江







徽州古城内城的明代城门





      沿着徽绩古道往北是徽州古城,也是今天的歙县县城——徽城镇的所在地。安徽的徽州古城与四川阆中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城。徽州古城的特色在于其为府县同治城,故而城池有两部分组成,西南侧瓮城内有一府城,北侧为县城,府城较小,但府衙建筑较盛大,为州府办公区,后为歙县县城,今仅存府城南侧瓮城与全程四分之一段城墙,瓮城内已有住户分隔,保护的并不算好,城墙虽然不长,但可行走,可俯瞰新安江景,美丽怡人。在分隔府城与县城之间,有一座明代的古城门,紧邻城门南侧有全国唯一的八角牌坊——许国石坊。


斗山街上的石坊







斗山街上的门牌枋







许国石坊







许国石坊内侧石雕





      徽派建筑的三大特色建筑就是牌坊、祠堂和祖宅,光是徽州古城的千年古街斗山街上就有三四座明清石坊,而位于徽州古城中心南侧的许国石坊,是古城内最大的一座,跨古城中轴线——中和街而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它是明中期武英殿大学士许国为光宗耀祖自行修建的。相传,许国受皇上恩宠,特意请假来此修坊,后多耽搁了些时日将牌坊建的又精美又庞大,整座石坊为南北两侧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与左右两座单间双柱石坊组合而成,三层石坊呈四面八柱组合结构,南北长约11.5米,宽约6.8米,高约11.5米,每个方向的石坊都雕花林立,鳞次栉比立体美感极强,有巨龙飞腾、瑞鹤祥云、鱼跃龙门、威凤祥麟等寓意的祥瑞图案,八个石柱底部两侧各有12个狮子,石坊中部皆有精细的梁拱结构,四面中间还有标明许国身份的几排大字如“大学士”与“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上下并立的字样,还有“先学后臣”和“上台元老”的样式,其巧夺天工之绝艺,令人叹为观止,如果在中华大地上择一牌坊而观之,许国石坊足矣。


陶行知教育馆







渐江博物馆







晚上徽州古城中徽州府衙门口的广场舞





       以许国石坊与其横跨的中和街为轴,在中和街东侧,有一处较为简陋的庭院是近现代著名画家——黄宾虹的宅院。在许国牌坊西侧徽园中有一处书店,还有一处乃新安画派始祖渐江法师的纪念馆。而在许国石坊北侧有一处很大的宅院曾是中国现代教育之父——陶行知先生童年读书的私塾,现为陶行知纪念馆。陶行知纪念馆修的巍巍大气,二层有丰富的陶行知生前的各种事迹介绍、衣物用品、手稿墨宝等,唯一遗憾的是后院的花园并不对外开放,而那里才正是陶行知童年嬉戏的地方。


正在改造的云溪堂





      古人立牌坊的传统,大多出于光宗耀祖,警示后人。由许国石坊可观明清民国以来徽州府城的文化大族知识分子均向许国石坊靠拢,其中影响最大的陶氏家族距离最近。知识分子有识之士荟萃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徽州府城交通发达,整个黄山地区现存遗迹的明清古道有十一条,其中六条以徽州古城为起点,通往周边各县、府、省,其中由徽州府向西北方沿练江支流富资水北上至许村,过箬岭关往太平,最终到达安庆府的徽安古道,其中“许村-箬岭关”一段为目前黄山保存最完好的古道,而位于古道中部的重镇——许村,便是许国大学士的祖籍,也是今日全安徽许氏大族的祖籍。许村距离歙县县城约22公里,古名富资里,因其在富资河源而著称,地处歙县西北角,紧邻黄山景区东南角,为古来驰道之要冲。相传许氏家族自东汉末期便迁居于此。目前全村大部保持明代建筑,为黄山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建筑村落,也是全黄山市中单村拥有明代古宅最多的村落。另外,许村坐落着全黄山地区最大的家族祠堂——云溪堂,为明代万历年间所见,祠中有大学士许国、万历首辅申行时以及明代大画家董其昌的真迹,可见许氏家族在明代的影响力之强。可惜现在还仍在维修不能入内参观,仅能从标牌上窥知一二,稍显遗憾。


许村的祠堂





       说起徽州文化的振兴,与徽商的兴起密不可分,而无论是徽州的振兴还是徽商的繁荣,基本上都是从明中期“嘉靖-万历”朝开始,即使是“百村千幢”工程统计之内,早于明代嘉靖朝的建筑几乎没有存在。历史也是惊人的巧合,此一时期明代的海上贸易达到了峰值,而明末著名的海上商人集团的首领如许栋、汪直、徐海等皆为歙县人,其贸易规模最大时曾全盘垄断了“中国-日本-菲律宾”海上丝绸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并不为官方所倡导,而被官方所查禁,所以明代的海商集团多为武装集团。许栋四兄弟的海上贸易集团是明代第一个对朝廷贸易构成威胁的私人海商武装集团,而许栋在海上活跃的时段正巧在许国出生前二三十年。汪直是许栋集团的继任者,汪是歙县雄村人,徽文化的中心发源地——簧墩与雄村相距不足三十里。许国与汪直大约是同时代的人,徐海是汪直的继任者,而他大约是徽州府城人,三人为歙东人,文化相近。朝廷对许国的重视,或多或少与许氏家族爱江南贸易、海商贸易中的地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时至今日,许氏家族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力,近些年来许氏宗族祠堂的修复与瑞士华裔地质学家许靖华院士在十年前出资十万美元维修,许靖华先生是目前许氏家族的代表人物,为少数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华人地质学家与科普作家,其代表作《古海荒漠》被海内外多所高校定为必读书目,笔者在大三的时候,也很喜爱这本书,科普学家用半纪实小说的手法描写海底探险故事的情节讲述地质科普常识,让人耳目一新。



歙县徽城镇南屏村民宅上的梁架上的木雕







歙县徽城镇南屏村民宅上的梁架上的木雕





      徽州学精神的根本就是以宗族为纽带,以宋明理学为准则的儒家思想流派,而这种精神在许村中产生了更多具象化的实务特征,而徽派三雕——木雕、石雕与砖雕等具象化的徽派艺术均是徽州学精神的艺术体现与物质体现,值得我们在日后的岁月里去深入研究与细细品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徽州儒学大师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