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快乐 发表于 2018-2-27 14:24:36

胡氏有佳墨——走访徽墨传承地“胡开文墨厂”

                                                                                                   


墨,始于秦,兴于汉,唐代经济文化发展,墨业兴盛。出土于唐墓的“文府墨”,是现今年代最久的一锭徽墨,藏于黄山市博物馆。不足手掌大小,经地下千年不坏。徽墨的地上历史,从它算起,最少千年。
制墨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徽墨则是我国制墨工艺中一朵珍贵奇葩,墨香浮动,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书于纸上,一点如漆,万载成真,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莫不视墨为至宝,古人曾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一枝独秀“胡开文”

       记者一行到达安徽屯溪胡开文墨场时恰逢细雨,雨点淅淅沥沥地敲打在老旧的厂房上,湿润的泥土味儿混杂着铺面而来油墨香,廊檐台阶因长期寖染,已如墨一般沉黑。置身其中,仿佛拨开时光的尘埃,到处都凝聚着那段历史的记忆。


      胡开文创基于乾隆三十年,即公元一七六五年,迄今已有二百三十七年历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胡开文得到迅猛发展,在各地开设分店,其经营范围几覆盖大江南北,呈一支独秀之势。

      胡开文制墨,集各家之长,既坚持按易水法制,又有所创新,即重经济效益,更重质量。一九一零年胡开文墨获南洋劝业会金牌奖章,一九一五年所制之地球墨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出并获金质奖章。



      民国时期,国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举制度被废除,五四运动爆发,国民书写习惯发生变革,传统书写工具被取代,徽墨业急剧萎缩。三十至四十年代,加之诸多原因,胡开文经营日渐萧条。至五十年代,屯溪胡开文老店与其他墨店合营,成立徽州屯溪胡开文墨厂,改私营为公营,在人民政府支持下,奖金原料得到增强,工艺得到提高,生产有较大发展。一九七九、一九八三年连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章,一九八九年又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章。

“天开文运”为坚守      经历了百年风雨的“胡开文”老字号在上个世纪末的新经济浪潮中迎来了改制。二零零一年九月二十日,汪培坤先生承接了经营。
      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汪培坤经历过时局的动荡,家族的变迁,16岁拜师学艺,步入工艺美术行业已四十余年,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制墨艺术大师、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物质文化遗产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他创作设计的徽墨作品曾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展评会大奖。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当初要买下胡开文墨厂,新建一个新工厂的资金是远低于买下老墨厂的钱的。”身着素衣的汪老如这间老工厂一样沉稳俭朴,“但是,‘胡开文’在世界上是唯一的,因而它是我们黄山人一笔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必须保护的财富。”
      谈起与胡开文墨厂的情缘,汪老给我们说起一段渊源。“胡开文”墨业创始人胡天柱早年到休宁当学徒,投奔的是一家墨庄,这家主人名叫汪启茂。胡天柱从此在汪家由学做生意到学制墨,后来给汪家的墨取了个字号,叫“胡开文”。因此,“胡开文”一开始就是一个字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胡开文墨”取得了极好的口碑和信誉,成为著名的“中华老字号”,而汪培坤就是休宁汪启茂的族裔。爱好加之家族延续的特殊情结,让汪老对胡开文墨厂有着非同寻常的执着与责任感。
      “从汪启茂墨庄到我接管胡开文墨厂,这是历史的巧合,也是天生的缘分,让胡开文‘天开文运’到永远,这是历史的使命,也是汪氏后人的责任,即便是赔钱,我也要把它接过来。”汪培坤对记者说道。
一两黄金一两墨

      明朝人说过,一两黄金一两墨。制作好墨,一定会用到好胶好木料,会用到沉香麝香珍珠金箔。但是,好墨的金贵,却更贵在功夫、手艺、心血和时间。

      徽墨制作的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如今面对众多的职业选择,年轻人很少有人愿意学、愿意干。制墨技术及配方工艺等核心技术,传承基本上靠师傅带徒授艺,随着老一辈的制墨艺人逐渐老去,徽墨制作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





      汪培坤十几岁跟师傅学手艺,知道好手艺要耗费多少工夫,这样的功夫,“下一代不一定愿意出了”。可是,徽墨有多好,这一代、下一代,往后很多代,是该记在心上的。要是徽墨不存在了,一部分的文化基因,也会随它一起消失了。

      徽墨制作工艺传承困难,制作工序多达9道——炼烟、和料、杵捣、成型、晾墨、锉边、洗水、描金、包装。
1、炼烟——烟房点烟实难熬,赤身喘气入阴曹


      点烟工序之所以重要,就因为生产徽墨的主要原料,就是从这道工序中获得的。可以说没有点烟工序,就没有徽墨。
      炼制松烟的烟窑就山势斜卧于山坡,烟煤附于窑壁,冷却后扫下。古时还有立窑,高丈余,肚大口小,上覆五斗瓮,。炼制油烟的烟房需密闭不透风,用灯草点燃油灯,每盏灯上覆一瓷碗,烟熏在碗里。但现在,则已经全部改用点烟机点烟了。
2、和料
      所谓和料,就是按照各款徽墨的不同要求,按照比例选取相应的原料配方再进行混合搅拌而成为墨泥的工序。其中的原料种类、配方、比例甚至于添加的先后顺序等,均为制墨核心机密。

      和料的主要工序包括洗烟、熬胶、搅料等。
      入料之前,烟煤需先漂洗,并用四十目筛清除杂质,胶的配比应按烟料粗细,胶质优劣,制作时令,销售地区等因素酌定。搅料时不能一味地同一方向搅拌,一般顺时针搅拌1分钟后,再逆时针搅拌1分钟。
3、杵捣——轻胶十万杵

       所有的制墨原料和胶以后,要竭力搅拌均匀,然后杵捣。古时制墨以青石作臼,檀木作杵,捣时如干燥粘杵,可反复洒少许中药汁,直至捣匀捣透才能出臼。故有墨不厌捣之说。
4、成型

       杵捣后的原料,放在墨墩上用六磅锤翻打。中档墨翻打八次,每次谓之一折,每折24锤,高档墨折次递加。翻打后的墨馃,按墨模式样称准重量分成小馃,在恒温板上搓成墨丸嵌入墨模,搓时要用手劲按、捺、推、收。入模之墨置于坐担下,以墨工自重压平正。现在,本县老胡开文墨厂除2两以下墨用坐担外,余皆用螺栓压榨机代替坐担。既降低了墨工体力消耗,又提高了产品质量。挤压后的墨待冷却定型才能脱模,夏令脱模时间长于冬令。

5、晾墨

      脱模的墨经修边后送入晾墨场翻晾。古代制墨入炉灰脱水,现代墨厂均以室内晾干为主。晾墨场要求保持恒温恒湿,避免阳光照射,风大要关窗,梅季要促进空气流通。1980年,胡开文墨厂添置了吸湿机,以降低晾墨场的湿度。晾墨要勤翻,以防墨坯收缩不匀而变形。根据墨锭的大小决定晾墨时间的长短。

6、锉边

      对墨块的修建,有两道工序,剪边和锉边。剪的时候,动作要轻,下剪要准,不要剪到墨块本身。锉边的实质是打磨墨块的边缘,使墨块的边缘平整、光滑。
7、描金

      用毛笔蘸取金粉,将墨锭表面上的图案和文字显现出来。描金之后要晾12小时左右,知道金粉干透。
8、洗水
      洗水就是先用柔软的布将墨锭表面上的墨霜擦干净,以便在墨锭表面打上一层蜡膜,防止谁分进入墨块使其变形。每块墨都要打两次蜡,第一次是蜡油,第二次为石蜡。
9、包装
      徽墨的包装盒要美观、典雅、古色古香。对徽墨的包装遵循的原则是防水。
      在汪老的带领下,记者一行参观了徽墨制作的工序,感慨手工制墨的复杂与不易,也为能亲眼目睹这一珍贵的古老手艺的传承而感到庆幸。汪老说,优质的徽墨能经千百年而不腐,而徽墨手艺在这个远离笔墨的现代,却举步维艰。
一点如漆,万载成真
      “很多人不理解,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要用坚硬的墨块去研墨,费力又费时,不如直接买墨汁用。”汪老清晰地意识到,在现代社会,笔墨纸砚,特别是这种传统的墨,早已不可能成为人们的日常用品,却是传统书法绘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墨汁毕竟是化工材料,写出来的字不易保存,历史上真正的书法家都是用墨块研墨,而且研墨的过程也是文人构思的过程,意境很美。”

      中国宣纸素有“墨分五色”之城,即一笔落纸,焦、浓、淡、枯、湿跃然而显,具有白似云、柔似锦、淡似水、浓似漆、不浓不淡,犹如月晕雨雾奇特效果。“好多写字画画多少年的人,也只用墨汁,从来不懂墨的好处”。墨分五彩,而墨汁的墨色无法控制,难以均匀晕开。另外,墨汁中合成胶、电解质、防腐剂等化工原料,破坏纸张纤维,时间长了容易褪色断裂;用老松木、桐油、牛皮或驴皮等天然原料制成的徽墨,用来写字作画,百年之后,墨迹仍然光泽如新,油亮生辉。极品徽墨,原料中必含名贵中药,沉香、熊胆、麝香,还有珍珠、金箔等。此外很重要的一点,用墨汁,省略研磨的过程,貌似方便,不过同时也损失了中国书画自古以来不可或缺的某种“意味”

      清代书法家鲁琪光曰:“书家墨一缕,画家墨五色。虽曰运笔功,其妙实由墨”书画界向谓“有佳墨,犹如名将之有良马。”

      在汪老接手胡开文墨厂的十多年剪间,他恢复了古法炼烟技艺,并研制出数十种古法新墨,如世纪松烟墨、大漆烟墨、鹿茸胶墨、超细油烟墨、八宝五胆墨等。同时,他修整古法点烟旧址,修胡开文故居、胡开文碑林园和文房四宝陈列馆。用他的话说“我们决心把中华老字号打造成国际大品牌,只有守得住文化,才能守得住品牌。”

      即使人生是在做减法,徽墨的继承和研制也不会递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胡氏有佳墨——走访徽墨传承地“胡开文墨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