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人 发表于 2018-2-27 14:22:04

参观胡开文墨厂有感

在问渠书屋学习书法时就经常听老师给我们介绍,说徽墨是中国传统制墨技艺中的珍品,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徽墨色泽黑润、经久不褪、馨香浓郁,还有防蛀的功能。它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从此徽州这个地方就印在我的脑海里。



今年暑假我刚好到安徽旅游,偶遇了问渠书屋的师生们,听说问渠书屋的老师要带同学们到屯溪胡开文制墨厂参观、体验制墨的过程,我欣喜万分,迫切的希望能亲手制作一根墨锭,过年时能写出一副漂亮的春联。来到墨厂大门的胡开文雕塑前,周经理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胡开文墨厂的发展史,并指引我们一步步参观徽墨的制作过程:


炼烟。一间阴暗的小房子里,一个个黑碗子倒扣在板凳上,听说这是正在从松枝或油脂中提取烟灰,由于黄山松出烟率高,且烟细黑度好,徽墨所用的松烟都由黄山松炼制而得。烟灰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徽墨的品质,所以,炼烟非常重要。



杵捣。一阵“嘣嘣嘣”的响声传入我们的耳中,只见一位制墨师傅正抡起重八斤的大捶子,一下一下地捶打着墨团。师傅说,为了防止墨泥粘连,捶打前要在案板上涂抹一层菜籽油,双手也要涂抹上菜籽油。每敲打1至2分钟之后需用手揉搓,这样加工出来的墨泥会变得细腻,并且可以增加它的韧性。


压模。把锤好的墨团秤重以后放入不同的模具里定型,印上了精细的装饰图案及文字,做成各式各样墨锭。




晾墨。让墨自然阴干,最起码需要6个月的时间。晾墨要勤翻,以防墨条收缩不匀而变形。所以晾墨师傅非常辛苦,一年365天要不停地翻转晾墨。


打磨。就是让徽墨的表面更细致,光洁,不留毛边,起到美观墨体得作用。



描金。打磨过后就要开始描金了,工人会按照墨锭上的图案和字,用颜料、金粉、铜粉进行描画、填彩,增加墨锭外观的美感。描金是非常细致的活,所以需要制墨人有一双巧手和足够的耐心,这项工作一般由女性来完成。



没来参观学习真不知道,一锭小小的墨条竟包含着如此复杂的工艺,每一步都是饱含了制墨人的辛劳与汗水。为了体验一下制墨的乐趣,在周经理的协助下,我伸出了双手,亲手制作了一根与我的手掌纹一样的、独一无二的墨条。



徽墨的古色古香,制墨的艰辛,在我的记忆中刻下了深刻的一刀。这次参观制墨过程,让我明白无论是做什么事都要有制墨的精神,耐心,毅力与坚持,才能出精品出成绩。很荣幸能参加问渠书屋组织的文化之旅!




暑假,我们和思妍姐两家人去黄山旅游,在那里偶遇了我的书法老师――韩榕老师一家人,于是我们约好去参观胡开文制墨厂。
8月17日下午三点多,我们一起步行到制墨工厂。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而我却没心思说笑,因为我的好奇心发作,一心想见到我经常接触的墨是如何制成的。

走了差不多十几分钟,就到达了我一心向往的地方――屯溪胡开文制墨厂。据说这个工厂历史悠久,是老品牌。工厂的周经理接见了我们,并带着我们参观工厂。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点烟室。你们一定和我觉得很奇怪,制墨和油烟有什么关系。经理告诉我们,他们工厂制作的墨名唤为油烟墨,就是以油烟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墨。那这油烟又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呢?她又告诉我们,这些油烟是用桐树籽的油燃烧而成的。当这些附着在灯罩上的油烟晾干了之后,就把它刮下来,做为制墨的材料。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制墨室。经理介绍说,制墨的材料除了桐油烟,还有胶和一些中草药。把这些材料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后,放到铁臼里面进行捣研、揉搓,经过一定数量的捶打之后,便制成了初制的墨。我们去的时候,制墨工人正在捶打,捶打的铁捶足有五六斤重呢!我听了大吃一惊!



最后,我们参观的是填彩室。经理介绍说,印好的墨锭晾干后,就开始描金。就是用颜料进行描画和填彩,使墨锭更加美观。这次参观了胡开文制墨厂,让我对书法更加着迷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参观胡开文墨厂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