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世年华 发表于 2018-2-25 14:33:40

屯溪老街建筑业态及经营理念凝聚着徽文化精髓

下午三点,我们结束了在江西婺源的全部游览项目,从江湾驶上婺黄高速向北行进了180公里,赶黄昏到达安徽省黄山市的屯溪区。



    屯溪老街坐落在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全长832米,宽5-8米,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宋、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步行商业街。



    等我们找到停车场,步行了两个公交站点那么长的距离,进入老街时,街灯全都打开了,夜晚的老街比白天更加漂亮,更加迷人。







屯溪老街俗称老街,专辟的一段“古代街”上设有茶楼、酒肆、书场、墨庄,古趣盎然,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购物。



    老街的建筑群不仅延袭了宋代风格,同时也继承了徽州民居的传统建筑风格,规划布局具有鲜明的徽派建筑特色:





             白粉墻,小青瓦,鳞次栉比的马头墻,淡雅古朴;

            建筑内雕梁画栋,徽派建筑砖、石、木三雕特色展现得淋滩尽致,

   街面建筑大都为前店后坊,前店后仓,前店后住的格局,呈现出江南城镇古老的风姿。


    屯溪是古徽州的商业重镇,地处屯溪西部的黎阳,于公元208年便有县级建制,悠久的历史为屯溪留下了包括徽派建筑在内的丰厚文化遗产。
      
    作为屯溪市重要发祥地的屯溪老街,是随着徽商的兴起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元末明初,有婺源、歙县商人为方便土特产和食盐中转,在率水、横江和浙江聚汇的三江口附近,建立栈房,屯聚货物。


    明代永乐年间,休宁商人程维宗在此基础上再建新的店铺,还在店铺之间建亭阁,供来往行人休息,从此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屯溪街市。

    明弘治四年(1491年)《休宁县志》中就已有“屯溪街”的名目记载,由此可见,屯溪老街的形成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了。

      明、清两朝,徽商崛起,屯溪老街凭借地处皖、浙、赣三省交衢,横江、率水汇合直通钱塘江的有利条件,成为徽州水陆运输的交通枢纽,    老街在明代成为颇有影响的“一邑总市”、清代发展成远近闻名的“茶务都会”。
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因战乱大量人口内迁,又发展成皖南的商阜重镇,获得“小上海”的名声。






    1949年以来,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屯溪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屯溪老街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深厚的商贸文化薪火相传。








    屯溪老街古朴典雅的明清风貌,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完好的一条徽州古街,虽历经天灾人祸,几度兴衰,仍然保持着明清年代的街市情趣:



      茶楼酒肆、书场墨庄,匾额旗招、朱阁重檐,马头墙鳞次栉比,石板路意境幽古,


               店铺楼参差错落,老字号流光溢彩,保持着她特有的活力。



人们漫步在屯溪老街,仿佛领略到了15世纪中国街市的遗风余韵,屯溪老街因此被中外游人誉为“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


屯溪老街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的整个街巷,呈鱼骨架形分布,西部狭窄、东部较宽,就像一条巨型的鱼卧于新安江畔。

临街的店铺一般为两层,均为砖木结构,以梁柱为骨架,尽管多为不大的单开间,但设计构思奇巧,
门楣上的徽派木雕中,戏曲人物栩栩如生,民间故事委婉动人,新安山水秀美灵动。
                门楹和窗棂或方或圆,或棱或扁,花式丰富,形态各异。


伸出楹外的“飞来椅”或“美人靠”,既拓展了店堂内有效的空间,方便店家和顾客把玩街景,又平添了店外的外观层次,使店堂显得更加恢弘和华丽。
店堂一般都较深,前店营业,内厢加工或储存货物,有的则前店后居或下店上居,临街的店面是可以灵便装卸的朱漆木板大排门,早卸晚上。





       店堂两楹和货架上多以字画点缀,徽商亦儒亦商的高雅情调表现得淋漓尽致。
徽州文化既是地域文化,又是中华正统文化传承的典范,集中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徽州文化的众多门类在屯溪老街都有很好的表现,街内有屯溪老街古建筑群、同德仁药店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条老街店铺300余家,其中历史悠久的就有60多家,“茂槐”“老福春”“汲古轩”“艺林阁”“徽宝斋”等老店都挂有“老字号”牌匾。


    老街店家主要经营文房四宝和土特产品,游客可以购到徽墨、歙砚、徽漆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

            “祁红”“屯绿”“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享誉中外的名茶,





         可以品尝到各种地方糕点小吃,遇上节日盛典,还可以观看到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屯溪老街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的集中展示窗口,以粉墙黛瓦马头墙和砖雕、石雕、木雕为主要特征的徽派建筑文化,    以同德仁药店为代表的新安医学文化, 以书画、匾额、楹联为代表的新安书画文化,



          以老街一楼、老徽馆为代表的徽菜文华,以三味茶馆等为代表的徽州茶文化,

       以及以馆藏器物和工艺品为代表的民间器物文化, 构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休闲街区。      
   
    屯溪老街还是蜚声海内外的徽州传统工艺品的加工、制作、展示、销售中心,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每天多则五六万,少则二三万人。

    古老的徽州文化在老街展现着它耀眼的光彩,老街的魅力倾倒了国内外的旅游者和影视界,老街成为天然摄影棚。


   如今步入老街,依然宛如到了宋明朝代,街道狭窄幽深,街上的路面是清一色的褐红色麻石板;


             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店铺叠致有序,全为砖木结构,粉墙黛瓦;


   窗棂门楣有砖雕木刻技艺精湛,屋与屋之间是高高的马头墙,构成了徽派建筑群体美。
         




       整条街道蜿蜒伸展,首尾不能相望,街深莫测,是我国古代街衢的典型走向。


          老街境内宽窄不一的巷弄,纵横交错,构成鱼骨架状,交通十分方便。

老街路面雨后纹理清晰,洁净如画,人行其上,无喧无扰,空灵悠远,俨然回到古时,引发无尽的遐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屯溪老街建筑业态及经营理念凝聚着徽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