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浅唱 发表于 2018-2-24 16:14:25

戴震:一代宗师


戴震纪念馆坐落在屯溪老街的立新巷,小巷幽幽,走到底就是新安江畔的滨江路。走进戴震纪念馆,这是一幢典型的清代徽派建筑。馆内藏有戴震生前所读之经、史、子、集近万册古籍,是传播戴震思想、发扬戴震精神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旅游窗口。纪念馆占地面积42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是我国唯一一所陈列和收藏戴震学术贡献、生平事迹和研究成果的纪念馆。
戴震,字东原,清代雍正元年出生于隆阜,33岁离家出游,40岁中举人,51岁被受特召入翰林院四库全书馆任纂修官;53岁赐同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四十二年病逝北京。戴震知识广博,著作宏富,是我国清代著名的考据学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尤其是他的“体民之情,遂民之欲”的“理欲统一”哲学思想,启导了十九世纪的曙光,成为我国早期启蒙思想的先驱。

高挂厅前的金字大匾“盖代大师”那俊秀有力的四个大字出自红学端木蕻良的手笔。端木老人十分清楚戴东原这位宿世大儒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他对这位杰出思想家启导了十九世纪的曙光十分敬服,在多年的红学研究中,端木老人发现戴震和曹雪芹都是同一时代思想的先行者,老人提出将戴震和曹雪芹放在一起进行学术研究的主张,他给纪念馆所题楹联:“大吕东原原借孟学篇疏证;洛钟西应应识红楼梦发微。”大吕、洛钟,是古代钟的名称,戴震与曹雪芹都是清代雍正、乾隆时人,生卒年代相先后,两个伟大人物,《孟子字义疏证》、《红楼梦》两部历史巨著,探究的道理不谋而合,彼此呼应。如同古钟振聋发聩,作用巨大。戴震在学术上的贡献受到很多学术名流的景仰。梁启超曾在《饮冰室文集》中评论:先生之学“体大思精,《原善》、《孟子字义疏证》两书,语极简而义及丰,殆于一字一金”。进入后堂,可以看到一尊戴震的仿铜塑像,塑像两边也有一幅楹联:“治经先考文博学冠群伦;千古不朽作原善共疏证”,是原中国史学会会长戴逸所题。此幅对联的意思为:戴震研究儒家经典著作的治学态度十分严谨,首先要考证文字的意思,后来他学识渊博,卓越的才华超越了同时代的学者。当然戴震永远流传,不会磨灭的重要著作是《原善》《孟子字义疏证》。这两幅楹联均抒发了作者对戴震的景仰之情。戴震在很多领域达到了很少有人能够达到的高度,处于学术巅峰,然而他的最主要的贡献却是哲学上的建树。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评价戴震:东原学术虽有多方面,然是以不朽的全在他的哲学。这是梁启超在研究戴震的哲学思想后,对他的评价:“东原先生哲学之立脚点真可称两千年一大翻案,其论尊卑顺递一般,实以平等精神作论理学一大革命”。戴震呼吁“圣人治天下,体民之情,遂民之欲,而王道备。”回归了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戴震的这种思想在当时被认为离经叛道,受到统治阶级和学术名流的激烈反对,连他的挚友纪晓岚、姚鼐都对他进行了批驳,但他的思想特别适合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需要,对资产阶级思想家们观点的形成,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胡适认为:“戴震的哲学,从历史上看来,可说是宋明理学的根本革命。”并在《戴东原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一书中给予肯定:这八百年来中国思想史上出现了三个极重要的人物,每人画出了一个新纪元,一个是朱子,一个是王阳明,一个是戴震。戴震的思想深度和学术水平无疑是中国十八世纪的一个高峰。他的《孟子字义疏证》、《原善》等著作,被外籍学者译成不同语种的版本,流传于世,他的思想也越过了国界,启发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正如楚图南先生所题馆联:“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
随着这期《徽州大讲堂 》的进一步学习,确实是个再学习提高的过程。

同样是徽州的名人,戴震反对程朱理学。当然戴震并不是全盘否定程朱理学,对程朱理学在中国尤其在徽州产生的积极影响是给予肯定的。戴震主要是批判理学片面强调理、欲的对立,“存天理灭人欲”、朱熹认为“理”是至高和包罗一切的,“存天理灭人欲”是最神圣的口号,谁违背谁就犯下弥天大罪。戴震对程朱理学进行了系统的批判,说明“绝人欲”,也就是“绝天理”,猛烈抨击了封建统治者“以理杀人”的罪恶。并通过自己的学术建树,建立了一套反对理学、向原始儒学回归的人道哲学。
戴震以其严密的思想对理学进行了细致的批驳,赫然斥之“以理杀人”,在当时并未产生多大建树,但后来,特别是自民国后,为很多文人学者所称颂,甚至有人称之为“启蒙家”。但究其实质而言,戴震仅仅反对的是宋儒对儒家经典的刻意解释,其用意在于维护正宗的孔孟学说。作为中国思想界,特别是作为清代封建社会末期的思想家,戴震是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代宗师,给中国的考证学树立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其思想深度和学术水平无疑在中国十八世纪的思想界占有一席之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戴震: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