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花新茶 发表于 2018-2-22 15:49:46

【歙县】丰口四面坊;程氏节孝坊



    从歙县县城前往全国历史文化名村许村的公路是009县道,路旁山水依偎,林木蓊郁,天朗气清。路遇丰口四面坊,独立于山路和水溪之间的缓冲地上。南北方并无刻意的保护,乡村的时蔬种植到柱脚,牌坊的根基恐怕早已松动。东边是高起的县道,西面是宽阔清澈的河道。美则美矣,但对于建筑来说,确实是相当不利的生存环境。也许应该划出保护区域,夯实地基,消减土坡压力,防微杜渐,方不至于在山洪暴雨之类来临之际,遭受不测之祸,悔之晚也。

    但从审美的角度权衡,丰口四面坊有如亭亭玉立于水边的女子,深情守望着一方水土,和自然为伴,看高天流云,优游岁月。建筑已经完全融化在徽州的山水之中,牌坊周身是时光蜕变后苍茫通透的颜色,甚至屋檐下缺损的石件,都是光阴之手精雕细琢后的修改。水墨的四面牌坊,在氤氲的土地上,淡定从容。
    丰口四面坊位于歙县富堨镇丰口村。建于明万历年间,为旌表丰口人郑绮而建。郑绮,是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当时在云南担任提刑按察司,相当于现在的省司法厅。牌坊形制独特,为四柱四面的正方形,每面看去均为一个二柱三楼式石坊,即为四个石坊的组合,似乎是县城正中的许国石坊的具体而微者。丰口四面坊的营建时间早于许国石坊;也许,丰口四面坊就是许国石坊的蓝本,被临摹并放大。丰口四面坊是先行者。

    南面大字板上刻有“宪台”二字,这是对上官的尊称之意,垫板上刻有“云南按察司佥事郑绮”。下枋有卷云纹雀替托持,与抹角方柱卯接。

    屋檐三重楼,明楼最高。定盘枋出头,石制斗栱出三跳偷心,栱眼圣旨匾已缺失,正脊两侧为龙吻。    丰口四面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的北立面难以靠近,这是因为北面正对着一丛蓬勃的竹林,但从东北面还是可以观赏。抹角方柱是花岗岩制造,枋板则为相对质地较软的砂岩。

    大字板上双线钩刻:廷尉,这是有军衔的武官;垫板上小字为“大理寺左寺副郑廷宣”,廷宣是郑绮的父亲,他夫因子荣,得到封赠,也被刻进石坊。

   北面屋檐和东面基本一致,只是明楼下有圣旨板,被簇拥在龙凤雕刻中间。

   圣旨板题:敕赠,说明这座牌坊是皇帝行文给臣僚,恩准营建。
   丰口四面坊的西面临水,无法观瞻。据介绍,有“恩准”、“进士”字样。
    丰口四面坊的东面迎向公路,字板是朴素的纯色,这一面是无字的。这面的存在也许只是为了把口字形的最后一块拼图完成。

    东立面字板为素色。

    明楼下圣旨匾的位置由镂空的雕刻取代。东面的栱眼壁均由实心石板制成。   

   正脊龙吻,龙尾朝外。
   走进四面坊内部,从天空透进一口白光,幽深神秘。坊内显然凿刻粗糙许多,作为启后者的许国石坊改良了内部空间。

    转角雀替,石料显得缺少包浆,当是新置。

   丰口四面坊内部皆无字,素颜示人。

   坊旁立省保碑,水气的侵蚀使它成为青苔的颜色。1998年设立的碑体正迅速融入徽州的画卷中。


    在位于许村村东沙组的009县道边的山脚下,还立着二柱三间三重楼冲天式的程氏节孝坊,建于清嘉庆十九年,和县道平行而置。

    大字板题:彤史垂芳,小字板题:旌表故儒童许可玑之妻程氏节孝。

    三重檐,冲天柱,圣旨匾题:圣旨。

    圣旨匾。

    彤史垂芳。

    立柱上悬挂县保牌,上书:歙县文物保护单位,程氏节孝坊,歙县人民政府公布于2006年6月7日。

   牌坊宽4米,高5.5米,坐西朝东。西面面向县道,东面则是陡峻的山坡。

    东面大字板题:冰寒玉洁,其它部位和西面相同。

   下枋下雀替已缺失,小字板和下枋间空隙施两只陀墩。

    榫卯皆出头,柱下由石板护侍。歙县尚余八十余座牌坊,它们就是这样时隐时现在田间地头,山林路口,它们是歙县古老文化的见证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歙县】丰口四面坊;程氏节孝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