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雨落 发表于 2018-2-22 14:39:18

【绩溪】仁里古村,里仁为美




    登源河在绩溪境内汩汩流淌,流到一个叫仁里的村庄,拐了一个弯,从村庄的东边悄悄经过。登源河留下清澈见底的河水,宽阔的河床。

    旧时的村民们想要走出仁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就在登源河边的桃花坝码头出发,沿河顺流而下,至新安江抵达江浙。桃花坝是一千多年前仁里祖先为防御登源河水泛滥而修建的堤坝,先人在坝上遍植桃花。离开故乡的人们,始终忘不了桃花的芬芳,当他们功成名就,又在桃花坝重新登岸,衣锦还乡,为家乡修路架桥,兴建书院。

    桃花坝靠近仁里的北门,沿着蜿蜒的小路,闻着路边泥土的气息,满眼是农作物醉人的色彩,村庄就在前面。

    仁里北门。

    思诚巷门坊。两根立柱和横枋看起来绝非俗物,立柱抹角,横枋的外形也颇有功夫。这其实是明代“唐金乡墓道坊”,是仁里村仅存的两座石坊之一。

    仁里导览图主轴线是老街,由东北向西南穿村而过。登源河位于仁里村的东侧,静静地依偎。

    仁里建村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全村人大多姓程,为理学大师程颐、程灏后人,是古徽州名副其实的“程朱阙里”。历史上是徽商会集的水陆码头,聚财蓄气,千丁万灶,为徽杭古道上的重镇。程氏家训三字经被工整地抄写在墙上,看起来是那样平实质朴,做好却又很难。

    高门大户,曾经的钟鸣鼎食之家。

    砖雕上刻着繁忙的河运景象。

    老街上的地标是世肖石坊,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

    世肖,意为世代效法先人,光大家族。

    坊主程溥(1435-1508),成化十三年中举人,赐进士,曾任浙江新昌县令,建学兴利,民为立“去思碑”。家居率族建下祠堂,著有“绩溪县志”等。

    上额是鲲鹏展翅的图案。

    此即下祠堂,亦称为世忠堂,始建于明弘治年间,毁于太平军兵火。 光绪十六年,下祠堂二十世孙程秉钊再次修建,坐西朝东,占地700余平方米。
    棂星门后石鼓。

    仪门门楼。
   仪门分心槽,三界梁对接用三柱。中跨无木板隔断,全凭外侧棂星门区隔空间。
   月梁上斗栱,栌斗四周阳刻图案,柱头披檐下斗栱从柱中榫接而出。

   正厅,两厢回廊。正厅地势再高两步台阶。

    天井中央为甬道。

    正厅台基前置石勾栏。板面如意云纹雕刻。

    前檐月梁,梁上斗栱出三跳。

    人至上圣贤书可耕可读,德为绳祖宗恩当报当酬。

   正殿梁架。中间四界梁,两侧拱棚。

    梁托。

    从正厅回望仪门单层歇山顶。

    寝殿石栏雕刻。

   斗栱出三跳,第一跳两道慢栱,第二,三跳用斜栱和华栱支撑,无令栱。两道椽皆为方形。

    正厅和寝殿相距较近,留下狭长的缝隙。

   下祠堂,外部棂星门。

    光启堂。

    光启堂无棂星门,踏跺五级。仪门单层歇山顶屋面。

   前檐斗栱出二跳,第二跳由斜栱和华栱共同承荷,无令栱。

    梁托雕刻。

    明间横枋月梁,上承两只元宝墩,支撑额枋,额枋上普柏枋,普柏枋上斗栱。

   枋侧木雕,保存完整。

   仪门分心槽,前檐柔性拱棚。
    回望仪门后檐庑厅。

    额枋木雕。

    补间斗栱。

    正厅,两厢回廊,檐柱方形石制。

    梁托。

   正厅横匾:光启堂。

    光启堂现为仁里村史陈列馆,正中摆放仁里村模型。

    柔性三界梁接人字顶刚性四界梁。
    两壁刻字:忠孝节义。

   寝殿。

    寝殿前檐月梁斗栱。

    寝殿梁架。

   前巷是与老街交叉的一条横巷,仁里三街十八巷。

    忍先堂,未开放。堂名寓意“万事忍为先”,是晚清名医程希濂故居。

    迎薰门,是仁里的南门。南方属火,有火而谓之熏,典出《庄子》:“熏然慈仁”。还是希望村人常怀仁慈之心。仁里东西南北计四门,守住四门,即守住全村的安全。

    南门,即迎薰门南立面。白天四门开启,晚上四门紧闭,置民团士卒于上,望风护庄。

    西面竹林。

    诒穀堂。诒通贻,穀通谷,禄的意思。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11),屋主士颖公,百岁而殁。全家一百余口,五世同堂。

    诒穀堂现为餐厅,接待来往游客。    日长似水岁静于人,林气映天竹阴在地。

    天井处阁厢。

    阁楼向外逐层悬挑,取得空间,颇有特色。

   松树和鹿的吉祥图案。

    回望正门。

    木格窗雕刻精美的梅兰。

    敬承堂天井,阁楼向内挑出更大。这是晚清徽派建筑越发成熟的标志。
    仁里古村还有相当数量的书院、名人故居,大多尚未开放,甚为遗憾。“店铺林立,市井繁华,徽州骆驼们从这里络绎而行”的场景已经不复再现,只留下恬淡的生活,浓郁的儒家氛围。文化深植于此地,这里充满仁和气息,来到这里,作一番传统之旅,这样的氛围显得珍贵而令人难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绩溪】仁里古村,里仁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