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手说曾经 发表于 2018-2-22 09:53:37

三十六个石门坊的吴家大院

对黟县古民居的认识,自以为很有些知晓。因为我生于斯,长于斯,现在依然相伴于斯。什么粉墙黛瓦、五岳朝天、四水归堂,什么三间两佐、三间过廊、四合回廊之类,一切都是那么了然于胸,与别人介绍起来,也是侃侃而谈,如数家珍。然而,近日与朋友一道看过碧山石亭村的吴家大院后,对于先前的“自以为是”竟然感到有些羞愧。一时间,黟县古民居在我眼里变得有些陌生了,感到以往的那些概念,根本无法涵盖坐落在古黟百里大地上的百千幢明清古民居。
吴家大院,坐落在碧山石亭村的湾里。村里一位87岁高龄的老人告诉我们,清代后期,村中一位名叫吴明雷的,在广东做茶叶生意发财后,回到家乡新建了这幢房屋。因为整幢房屋有36个门洞,每个门洞全是用青石做门坊,人们也称吴家大院为“三十六石门坊屋”。
我们从花园门进入大院的。花园的面积约有百来平方,虽然现在已经是用作通道和堆放杂物,但透过残存的花墙、漏窗、花台,依然可以看到当年花园的规模不凡。临院坐北朝南,一字排开的是三个石坊门,上有门罩,门罩上的砖雕多刻有兽禽、花卉、博古等吉祥图案,虽不见气派,但显其古朴雅致。房屋外部给人的感觉与一般古民居没有两样,可当我们进到房屋里面时,其感觉却是令人大吃一惊。从中间的门进去是大厅,貌似四合样式,可实际只是一间。下厅进步浅,最多二米左右;四方打天井,两边几乎到屋檐,因此根本没有过廊;光线充足,直射太师壁,两侧没有厢房,大厅显得格外宽敞。有厅却怎么没有厢房?正当我们纳闷,主人家的小孩,打开大厅左侧的一扇石坊门,三个房间出现在眼前。原来设计者将厢房移到了大厅的外面。三个厢房的空间不大,两个并排,一个在斜对角,中间一条小过道又通向另一扇石坊门。开有四方小天井,不足二平方,但对于全是并排格栅窗的房间采光,已是足够。穿过天井旁另一石坊门,来到一间厅堂,厅堂又有石坊门通向花园。大厅右侧与此结构亦是同样。于是我们饶有兴趣地又从中门进去,穿过大厅右侧石坊门,经过三个厢房,再跨过厢房前厅堂,从左边门出,回到花园中。此时,似乎感觉到眼前三个大门就是三大间屋,大间再套小间,小间中又分前后进。这样的格局,以前真的是很少见到。
房屋女主人是吴家后裔,她告诉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整个建筑的一部分。这幢房屋的左侧,与之垂直的还有一幢同样规模的房屋,只是结构稍有不同;再与之成曲尺形的还有一幢规模小一些的房屋,其结构较为简单。放眼望去,果然见马头墙耸立,数个石坊门镶嵌于粉墙中,与眼前的建筑相一致。这幢房屋的右侧,原来也有与左侧同样规模的建筑,而且大门也开在此处,只是历史久远等诸多原因,已经被拆除改建,只剩下大门部分还依然如故。
听说大门犹在,我们赶紧绕过花园,从建筑外面来到吴家大院的正门前。大门朝东,正应“紫气东来”之说。见到大门,心中顿时感到的是一种震撼。眼前出现的许多现象,真的难以用以往古民居的概念来解释。大门高大轩昂,不是通常的“八字门楼”,而是“冂”形状。没有门罩,更没有门楼,而是清一色的水磨砖直砌到墙顶。厚重的石门坊上方镶嵌一块一米见方的平整石板,上面没有一个字。在被铲去黑漆的大门上,竟然发现有隐隐约约的两位门神的彩绘。一位路过的老人告诉我们,原来确实绘有高大的门神,是早年“四清”运动的时候给铲去的。门上有一对粗大的铁门环,六角形护板上的每个角都刻有一个“卐”字图案。
大门口的一切,使我又想起了刚才在屋内见到的有趣现象。房屋有楼,但没有固定楼梯;要登楼,用梯子随处一搭便可以上去,因为大厅、厢房朝天井明亮处全是格栅窗和门。每个厢房门的上方都贴有一张勅符,其张贴时间,起码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尽管岁月匆匆,纸张已经泛白,但字迹却依然清晰可辨。更令人惊讶的还有大厅左侧的厢房外板壁上,张贴有《朱子治家格言》,虽然纸张已经腐烂,但墨迹已经渗入油漆的板壁上,什么“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等,均可一目了然。在厢房的柱子上还渗有一些其他文字,如“容貌必端庄,衣冠必齐整,出口必顾行,然诺必重应”;“忍耐、戒躁、养气”;“九世同居须耐忍,做官要存天良心”等。
站在大门前,久久没有离去,吴家大院给我们以太多的思考。为什么屋内的门坊全是用青石?为什么楼房不设固定楼梯?为什么厅堂与厢房要用砖墙和石门坊隔开?为什么正门既无门楼,也不建门罩?为什么大门要绘以高大门神?为什么门上方石额没有题字?为什么儒、道、佛文化会同时出现在一幢民居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十六个石门坊的吴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