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白头 发表于 2018-2-22 09:50:54

土布惟黟织木棉

2007年11月,黟县麻布制作工艺被列入黟县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成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三批省级非遗名录,黟县利源手工制麻技艺名列其中。
(一)
黟县麻布原材料,来自农业经济麻类作物——苎麻。苎麻为荨麻科苎麻属,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草本纤维植物,宿根年限可达10-30年以上。苎麻叶晒干后含有20.5—23.8%粗蛋白质和较多的维生素,是良好的牲畜饲料;苎麻根有止血、散淤、解毒、安胎等功效,可作中药用。苎麻杆表皮可加工制作苎麻纺织用的苎麻纤维;其纤维中间有沟状空腔,管壁多孔隙,并且细长、坚韧、质地轻、吸湿散湿快,因而透气性比棉纤维高3倍左右;同时苎麻纤维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元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具有防腐、防菌、防霉等功能,适宜纺织各类卫生保健用品,因此苎麻纤维具有良好的穿着服用性能,是一种优良的纺织原料,被公认为“天然纤维之王”。我国苎麻生产产量约占全世界苎麻产量的90%以上,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草、中国宝”。
苎麻宜种植在温带及亚热带地区,一般都种植在山区平地、缓坡地、丘陵地或平原冲击土上。中国苎麻栽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浙江新石器时代遗址、湖南长沙马王堆、湖北荆州江陵汉墓等除均出土苎麻纺织品。《诗经.陈风》东门之池篇中的“东门之池,可以沤紵”的“紵”字,即指苎麻。三国(公元3世纪)吴人陆玑著《毛诗草木鸟兽虫鱼蔬》中说:“紵亦麻也,种生由外茎,宿根在地中,至春自生,不岁种也。”上古时期,苎麻主要在黄河流域一带生产;自汉以后,黄河流域的苎麻生产逐渐南移;六朝以后,长江流域逐渐形成为苎麻主要产区;至清代,江西、安徽、湖南等地成为了生产苎麻的著名地区,《植物名实图巧》载:“江西、安庆、宁国、池州山地多有苎。”
    80 年代,在江西贵溪市龙虎山的崖墓中,发掘出了春秋战国时代的苎麻印花布,说明早在2700多年的时候,居住在这区域的古越族先民就已经从事苎麻耕作和手工织造印花夏布了。毫无疑义,此时作为古越族一部分的山越人—古黟先民,肯定也已经从事苎麻生产了。清嘉庆《黟县志》载:“苎,亦称苎麻,丛生数十茎。宿根在土,至春自生,不须栽种。剥取其皮,以竹刮其表,厚处自脱,得里如筋者,煮之,以绩为布。”
(二)
中国的麻纺织历史比丝绸更为悠久,古人最早使用的纺织品就是麻绳和麻布,苎麻布一直作为大宗衣料,直到宋以后才逐渐为棉布所替代。中国麻纺织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原始手工阶段(公元前21世纪以前),即人类用石器敲打,使麻类植物变软,然后撕扯成细长的缕,用以搓绳或编结成网状物件。手工机械纺织阶段(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1870年,约4000年),即通过脱胶沤渍、搓绩麻纱、上车纺布等手工制成麻布。动力机器纺织阶段(1870年以后),19世纪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从德国引进脱胶、纺纱、机织工艺的整套纺织设备,并于1898年建立武昌制麻局,这是中国第一个用电力机器生产的苎麻纺织厂。标志中国麻纺织工业进入机器生产时代。
黟县种植苎麻历史悠久,纺织麻布历史也很长。清《徽城竹枝词》中就有“土布惟黟织木棉”的诗句。清道光年间《黟山竹枝词》中也有“少妇椎妆总布裙,踏春未肯去寻春;宵来深宅月如水,同纺木棉邀比邻。”“北庄岭下女绩麻,西武岭边女纺花;花布御冬麻度夏,有无相易各成家。”的记载。苎麻茎皮纤维长,柔韧色白,不皱不缩,拉力强,富弹性,耐水湿,耐热力;制成麻布牢固耐用,不轻易抽纱,即使破损也容易修补。麻布制成麻袋用处广,特别适应广大山区农村,如在山上搬运玉米,采摘干果、茶叶等都是不可缺少的盛具。正是人们日常生活多用于麻布,因此便促成了麻布手工制作工艺在黟县民间代代相传。
黟县民间手工制作麻布,基本沿袭着中国古代手工机械纺织麻阶段等操作,通过沤渍脱胶、搓绩麻纱、上车纺布三大段工序制成麻布。
沤渍脱胶:在麻株将麻皮剥下,放在流动的清水中沤渍自然脱胶,沤渍时间要适中,太短则脱胶不够而难于剥外皮,太长则脱胶过头而损伤纤维。然后,剥去外皮,再用刮麻刀修好两端,以方便苎麻纤维相拈接。
搓绩麻纱:先用手指将脱胶后的纤维粘片分劈成细长的麻丝(缕),然后逐根拈接。由于麻丝上有胶质糊状薄层,相接后搓动后,使得接头牢固,从而能续接成细长的麻纱,这个过程称为绩麻。绩麻过程,历来多由老人、妇女、儿童来完成。
上机纺布:这个过程就是通过“经”纱梳理,将“经”纱与“纬”纱安置在木制手工纺织机上,来回穿梭而织成麻布。整个工艺流程比较复杂,一般要经过穿扣、排纱、梳纱、上浆、吊维、开织、下机、浸漂、折叠、压布等十余道工序。其间特别是排纱和梳纱,最为讲究,稍有马虎便会影响到麻布质量。排纱,首先要选出“经”纱、“纬”纱,好麻长纱做经纱,薄麻短纱做纬(横)纱;“经”纱要有顺序地排入经布盘,“纬”纱要整齐绕好放入布梭。梳纱,要在大晴天的太阳下面进行,一边梳纱上机,一边上浆,梳完一机往往需要一天或大半天,中间不得停机,要一气呵成,否则会影响质量。开织最为辛苦,最快的一天一夜可织下一机,一机六匹,每匹三丈六尺。上机纺布十分消耗体力,都靠男劳力完成。
(三)
黟县纺织麻布,以西递镇利源村最为著名。利源又名源头,为余姓聚居村落。早在元代,余氏祖先段川、段新两兄弟从婺源举家迁来此地时,就将麻布制作工艺带到了源头村,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从那时起,源头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织麻布村。民间有歌谣曰:“源头十八家,家家织麻纱,脚一踩,手一捋,钞票就到家。”民国时期,源头有60多户,家家都从事纺织麻布业。建国以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黟县苎麻和麻布生产也随之发展。源头麻布销路广,除供应本县外,还要销售到祁门、休宁、歙县等外县地区。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曾一度在西递成立苎布厂,后又成立县麻纺厂。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黟县源头麻布生产依然红火。当时全村有苎麻地90亩(集体60亩、个人30亩)。一季亩产苎麻300—400斤,共计约30000斤,全年约生产80000多斤。5至6斤织成1匹布,每年生产麻布1万多匹。仅靠本地苎麻已经不能够满足加工需要,便由县土产公司外调,或由村自己用麻布向外调换原材料。
元代曾经担任过旌德县尹的 “东鲁名儒”王祯在《农书》中说:“南人不解刈麻(大麻),北人不知治苎”。王祯《农书》“农器图谱”的苎麻门类中所记载治苎纺织工具,与今天源头村的手工麻布纺织工具几乎同样。由此可以得出黟县源头纺织麻布历史源远流长的结论。如今,这种古老民间手工技艺依然保存完备,实在是一份难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该遗产,对研究该黟县苎麻种植业、纺织业以及手工业发展等都有着相当重要意义。
进入90年代后,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黟县苎麻生产日益减少,甚至有绝产之可能;随着塑料编织袋的大量使用,麻布需求量越来越少,利源村也只有少量麻布生产,全村每年大约30—40匹。2000年以后,全县麻类作物已是零星见到,而利源村的麻布制作也随之再次减少,可以说黟县麻布手工制作工艺也临近消失边缘。
实际上“入世”以后,我国农产品绝大多数将受到极大冲击,而麻类行业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为苎麻产品具有天然纤维保健功能,它广泛用于衣着、室内装饰和国防等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污染状况的重视,天然纤维产品备受青睐,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如何适度发展苎麻生产,即可调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传承麻布手工制作工艺,甚至还可以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这将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农村建设新命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土布惟黟织木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