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只是曾经 发表于 2018-2-21 23:45:23

徽州古书院

书院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一般为著名学者私人创建或主持,也有家族、民间出资筹办的。书院的名称最初起于唐朝,一般是指官方修书、校书、藏书的地方。后来作为私人创办并用于学者讲学与诸生学习的教育机构的书院,是在五代时期开始出现,到宋代才兴盛起来。普遍认为我国古代书院是以讲学、祭祀、藏书为它的三大功能,目的是传承学统、研习学术、培养人才。
徽州是程朱理学的故乡,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育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徽州六县(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的书院最早见于宋朝,即北宋景德四年(公元007年)绩溪人胡忠创办的桂枝书院。到清末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废书院改学堂止,约有900年历史。
明清时是徽州书院教育的鼎盛时期。此时,随着徽商在东南的崛起,徽州经济的迅速发展,徽州文化的空前繁荣和徽州宗族办学热情的日益高涨,使得徽州书院教育大规模的发展。徽州书院那别开生面的教育形式,别具一格的教育方法,遥领风气的创新精神,便成了明清时期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坐落在徽属六县的众多古书院建筑又充当了徽派建筑的重要角色。
据康熙《徽州府志》记载,当时徽属六县共有书院五十四所,其中“以紫阳为大”。书院的建置者中既有府县守令,也有富商大贾。多数书院都得到朝廷和地方官府的鼓励、资助,或赐名、赐匾额、赐书,或赐银、拨田产,成为私办官助、民办公助的兴教形式。
有关徽学专家曾将徽州书院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生员士绅际会读书的地方。如歙县的紫阳书院。该院因为昌明“文公之教”而创立,紫阳夫子朱熹而得名,故以“白鹿洞学规”为准则,被视为是朱子道学之所在,是传播程朱理学的圣坛。“每年正、八、九月,衣冠毕集,自当事以暨齐民,群然听讲”。特别是清康乾盛时,“六邑诸儒遵文公遗规,每岁九月,讲学于此”,“师儒弦诵,常数百人”。另外,歙县溪南的崇文书院也属于这种类型。这类书院虽非官方学校,但其享有的实际社会地位是崇高的。
二是着重于选拔“乡俊秀者”延请名师加以教诲,专作教育乡里及氏族中俊秀之才的地方。如歙县的西畴书院、休宁的山西书院、秀山书院、黟县的碧阳书院、祁门的白杨书院、婺源的阆山书院等都曾经是曾经是新安理学家程大昌、曹泾、汪莘等人讲学之地。
三是宗族义教性质,专收族中子弟或族中天资聪颖,而贫寒无力入学者。如婺源的太白精舍、祁门的李源书院、黟县的集成书院等,这些多半是氏族合置义田或族人捐赠田亩,其收入用于办学和帮助族中贫寒子弟入学。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名宗大姓,缙绅之家开设本家族的塾学,专为训导族内和家内子弟,其学田等资财多为一人出。如坐落在婺源古街末的“桐木岭巷”的养源书屋,就是由俞姓俞光銮自资兴办的。黟县宏村的南胡书院就是在清嘉庆年间,由汪以文领衔出巨资,并鼎力在村人汪姓中筹资,汪姓均响应,“富者捐资,贫者出力”而建成的,故又名为“以文家塾”,并由钱塘梁同书题匾。
明清时期,由于程朱理学的盛行,徽州古书院不仅在数量和规模上得到空前发展,而且在教学上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徽州书院的讲会制度。讲会是书院讲学的重要形式,也是区别于一般学校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师生共同参加学术争辩,而且还常与地方上的学术紧密结合,使书院成为了一个地区的教育与学术活动的中心。
这种讲会制度起源于朱熹归里讲学,此后各理学大师们为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纷纷举行院际之间或不同学派之间的学术讨论会,论证阐发各自学派的学术思想,讨辩不同学派观点的真伪异同,交流各学派学习研究心得,以及议评时政得失。"即坐皋比,主讲习,诸学者环列以听“。这种活动无疑有益于推动学术研究,发展学术思想,活跃学时风气,丰富教学内容,因此,书院讲会之风很快便成为各学派,传播论辩学术思想的重要形式。徽州六县各大书院的教学也都大兴此道。如歙县的紫阳书院、崇正书院,婺源的明经书院、福山书院,休宁的远古书院、率溪书院,祁门的东山书院,绩溪的太平山房,黟县的中天书院、延庆书院。随着讲会活动的普遍开展,明清徽州书院便就此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和严密的组织。它有明确的宗旨,详细的规约,固定的会期,严格的程序,隆重的仪式等,从而也使得书院教育管理更加规范,教学内容更加严谨,书院建设也得以稳健发展。
书院作为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显著特征,尽管历史以来遭受了多种磨难和浩劫,但今天古徽州大地上依然保存了为数不少的古代书院以及书屋、私塾、学堂等建筑。他们的存在不仅充分显示了古代徽州教育的兴盛与发达,而且也为研究古代徽派建筑提供了宝贵资料,同时又成了开发徽州文化旅游非常难得的重要资源。
如紫阳书院,位于歙县城华屏山南坡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复建于清五十五年(1790)有建筑物1800平方米,一直延用至清末。现存有朱子殿、道志舍、德据舍、依仁舍、游艺舍、文公井。朱子殿内有清康熙帝御书的“学达信天”匾和乾隆帝御书的“百世经师”匾及乾隆五十五年程瑶田书写的 “古紫阳书院规条”石刻。东南甬道上由曹文植题额的“古紫阳书院”石门坊,仍保存完好。
碧阳书院,位于黟县城郊学府山,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复建于清嘉庆十六年(1800)有建筑近1600 平方米,书院九十年代初还存有朱子殿、尊道堂、韦斋祠、衍绪、卫道、致知堂、观善堂、崇教祠、泮池等建筑。如此完整之书院建筑群,在省内已属少见。现今保存完好的崇教祠内四壁镶嵌有“公议碧阳书院规条”等碑石七方,已属珍贵文物。
东山书院,在祁门县城东梅山。古为汉列侯别墅,后为东岳庙。明正德十六年(1521),知县洪晰创为书院。有会文所、仰止亭、学舍等。经历代修葺与扩建,至清末有各种建筑六十九间,重檐赭柱,跃赤流丹,依山筑造,高低错落有致。书院四周峦阜环绕,景色美不胜收,曾是梅城十二景之一。民国期间,古建筑倾圮将尽。解放后,在书院旧址上兴建中学,重建门楼,张凯帆题写“东山书院”匾额。
桂枝书院,在安徽绩溪。据《明经胡氏龙井派宗谱》记载.北宋景德四年(1007)至天圣四年1026)间,进士胡忠廷创建于八都宅坦村南龙井山麓,为安徽早期书院之一。为胡族子弟肄习之所,后迁建于胡氏宗司之右。清咸丰间毁。辛亥革命后重建.1932年改为私立资政小学校。今为宅坦村小学。
海阳书院,在安徽休宁县城。明祟帧八年(1635)知县王佐创建于县前街。为童生课读之所。十六年改名“瞻云”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重修,后毁。乾隆十六年(1751)知县万世龄倡士民输资移建于街北,复名“海阳”。四十五年置田以增膏火。嘉庆十二年(1807)合邑捐资,迁建于石羊圩东山之麓。申请府、省准准其设山长1人,邑人公议延聘;膏火发放不经官吏。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海阳高等小学堂,今为海阳第—小学校。
竹山书院,位于歙县雄村。清乾隆年间曹翰屏建,建筑面积1130平方米。门个有空场,场边为桃花坝,坝下即浙江。主体建筑既有教室,也有先生的书斋和住宿。中间辟有小院、花圃。廊道尽头,有庭园,名“清旷轩”,系一小型古典园林。现存有乾隆时诗人曹学诗的“清旷赋”屏,书法家郑莱的“所得乃清旷”小篆匾额,及摹刻颜书“山中天” 石刻。园东北隅为文昌阁,筑于高台之上,平面呈八角形,俗称“八角亭”。阁楼攒尖顶,葫芦形锡顶银光熠熠。八条垂脊末端翘起,角下悬金雀铃。南面楼檐下悬“贯日凌云”四字金匾。楼内藻井、梁坊彩绘灿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徽州古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