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 发表于 2018-2-21 22:47:03

古黟楹联二十八

子世日繁,皆本一人之身,何分尔我;
人情性异,率由三代之道,岂有古今。

    这是一副祠堂联,录自黟县西递村“明经胡氏”宗祠“本始堂”,该祠祀西递胡氏始祖明经公(胡昌翼),故又称“明经祠”。
    子世:指后一代。子,儿子;世,后嗣。日繁:繁,多。一天天多起来。本:根本,本源。一人之身:指该族开派始祖。如西递明经胡氏之“一人之身”即指开派始祖胡昌翼。人情:人心、世情。《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辨察于辞,清洁于货,习人情,夷吾不如弦商。”
    性异:本性不同。率:遵循,顺服。《书·大禹谟》:“惟时有苗弗率。”由:同“用”。《左传·襄公三十年》:“以晋国之多虞不能由吾子。”杜预注:“由,用也。”三代之道:这是古代儒家哲学思想的一个命题。三代,一般指的是夏商周三代。《论语·卫灵公》:“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儒家以为这三个时代的治理是最为理想的。朱熹注曰:“斯民者,今此之人也。三代,夏、商、周也。直道,无私曲也。言吾之所以无所毁誉者,盖以此民即三代之时所以善其善,恶其恶,而无所私曲之民,故我今亦不得而枉其是非之实也。” 北宋著名理学家、闽学奠基者、福建人罗从彦在《豫章文集·卷十一·议论要语》中说:“三代之治在道而不在法,三代之法贵实而不贵名,后世反之,此享国与治安所以不同。”
    上联,主要强调了宗族的血缘关系合祖宗团结。子孙后裔越来越多,支派分布越来越广,但都系同一个始祖繁衍而出,都属一家人,没有你我之分。下联,以假设命题来强调家族用儒家思想教化的必要性。即使是同一家族的人,其本性都是各有差异,如果我们都能遵循儒家所推崇的“三代之道”,那么就不会有古今“享国与治安”不同,宗族事业也会繁衍兴旺。
    另有一联曰:“子世日繁,皆本一人之身,何分尔我;宜兄宜弟,系出同一根系,如手如足。”较之稍逊,因为它缺乏上联的第二层意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黟楹联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