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光 发表于 2018-2-21 00:07:35

蓝田村,西梁大司马的种玉里……

[歙县蓝田村起源]:1400多年前,西梁大司马、户部尚书(西梁宣帝萧詧之附马)叶孟游览歙东石佛洞,见山下“潺田”村“龙神卓越,局部宽敞,五星具备,各镇其垣,九曲入明堂,狮象捍水口,大小墩阜棋布星罗,秀曜明拖,贵沙暗拱,溯发源来自黄山,论同支联于飞布”,叶孟大悦,决定举家迁居这块风水宝地,于后梁天宝末将夫人萧公主(梁武帝萧衍之后、西梁王萧岿之姐妹、西梁末代皇帝萧踪姑姑)及众眷迁居于此。自迁居“潺田”村后,叶氏族旺,原居吴杨姓日退。叶氏为纪念先祖叶敷泽(叶孟祖父)曾任陕西蓝田县尹,易村名“潺田”为“蓝田”,从此“蓝田‘村名沿袭至今。   也许,叶孟果有占卜风水之才,叶氏自迁居蓝田村之后,后代人才辈出,如:唐朝工部员外朗叶逑,北宋状元(官至大司马)叶椿,清代名医叶天士,清乾隆年间扬州盐纲总商叶天赐,近代教育家、经济学家叶元龙,近代著名文艺评论家、左联领导叶以群,当代著名书画家叶观林(叶瘦谷)……
松谷亭、文昌阁   文昌阁、松谷亭是蓝田村的标志性建筑,到此便会重温那段传说中的励志故事:叶天赐是个遗腹子,孤儿寡母,家贫如洗,母为供儿念蒙童馆,为人作佣浆洗赚束脩,儿见母省吃俭用,艰辛劳苦,便爬树掏鸟蛋给母亲补养,不料被族长公看见,用刻有“游手好闲不用功读书者,罚!”的督学竹板狠打了一顿屁股,并训斥母亲教子不严,罚在祠堂跪一天。叶天赐大哭一场,在村口松谷亭包起一包家乡土,连夜跟人下扬州,走上了一名徽商的漫漫拼博路,后富甲一方,成为清朝乾隆年间扬州盐商总纲。叶天赐铭记少时贫穷经历,同情读不起书的穷苦孩子,在家乡蓝田村倡建文昌阁,免费供贫穷人家孩子读书,清代歙县籍翰林许胜尧曾书“揽胜”一匾悬于阁北。徽州慈善重教有传承,民国时期,蓝田村儒商雅士叶峙亭首倡复修文昌阁,并独资创办蓝田村正谊学堂,招收贫家子弟入学。   松谷亭门楣镌刻“种玉里”为蓝田副村名,因陕西蓝田盛产美玉,其副村名寓意蓝田叶氏人才济济,纵览蓝田叶氏史今名人录,名副其实。

汪氏孝节孝坊   村东口“汪氏孝节孝坊”系叶天赐于乾隆二十二年为其母请旌,1762年建造,坊之中额正面镌“松虬雪古”,背面镌“梅冷冰香”,中顶楼为圣旨龙亭,这座牌坊表达了叶天赐对其母的深厚感情。

溪头中心学校歙县里东乡溪头中心学校座落在蓝田村村东口,这里是太多歙县里东乡学子心底深处最难忘的记忆。我猜测与叶元龙、叶以群有渊源的蓝田村正谊学堂遗址应在溪头中心学校内,一到蓝田村径直往校内去,遇一老师便打听,老师告知校内没有正谊学堂遗址,正有些失落时,却得知老师姓潘,一问,竟是我歙东西坑潘氏本家族人,且是比我高两辈的照字辈,更是诧异的他还了解曾祖辈就迁出西坑的我家父祖辈履历。这一下,顿时亲近起来,这位本家潘老师很是友好热情,说领我去王姬墓遗址与蓝田村下门古建筑群看看。(在此向溪头中心学校潘老师致谢。)

王姬墓王姬叶母墓位于学校附近的王家坦村中,是蓝田村始祖叶孟与夫人萧氏合葬墓,建于唐开元年间,蓝田叶氏族谱《四支老谱》有载:“叶孟官拜大司农为户部尚书,夫人萧氏乃萧衍之女(玄孙女)也,(叶)公年八十有三,夫人百零一岁而卒,合墓王家坦。”我想,叶孟夫妇如此高寿必是仁善人,仁者寿,积善人家必有余庆。蓝田叶氏一族后世人才辈出,我信风水之论,更深信蓝田叶氏始祖夫妇积德行善福泽后人之因果循环论。

叶峙亭故居、梓树巷、叶天赐故居、叶志坚老人位于蓝田村下门梓树巷的古建筑群主要有叶天赐故居(明代嘉靖年间)、叶峙亭故居(民国初期)及几幢明清老宅,叶天赐与叶峙亭故居一巷紧邻,门牌号分别为229号、230号。通过潘老师引见,我们见到了叶志坚老人,并参观了老人的清代老宅,近八旬的叶志坚老人很是健谈,与我们聊了些蓝田旧事,间隙还拿出收藏的书画与我们共享。与老人交往,不知觉中就会有收获,叶志坚老人送我出门至巷中时,指着叶天赐故居外墙,授我从外墙如何区别明清建筑的方法。

街上老宅、孟婆巷、叶以群故居、叶元龙故居

古大井郡主汤沐所又称古大井,据宗谱载,此井为梁王御赐给叶孟夫人萧氏汲水作汤沐浴用。此井至今泉水不枯,已被围墙保护。

坝首、逗牛、古树群本欲前往石佛洞,因山路较远,作罢。就去蓝田村坝首古树群里去怀古,坝首古树群数量、品种之多,是我所到过的徽州古村落里很少见的,我稀罕古树群,“加菲猫”却稀罕坝首上的一头老黄牛,鱼数树,猫逗牛,互不干扰,暮色临,遂尽兴而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蓝田村,西梁大司马的种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