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太大 发表于 2018-2-12 16:11:06

走进历溪古树林


金秋十月,应文友的邀请我来到了祁门的古村历溪。当我一踏进这片古老而神奇、如诗又如画的土地,那“云树村边合,人家画里居”的景象无不让我感慨万千。尤其是村中的古树林,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一株株珍奇树种的古树,虽然历经千年岁月,饱受风雪冰霜,但他们依旧英姿勃勃,葱茏吐翠。苍老的枝杆撑起历史的天空,娓娓向我们述说着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故事…….

古树林,位于群山环抱的牯牛降山脚下,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都十分丰富的古村落——历溪。“她”与古祠堂和古墓群被称为历溪三古。刚走进历溪的村口,映入眼帘的便是古舜溪桥头,高高的耸立着两棵五百年以上的枫树和黄年木。班驳的身躯上缠满了一圈又一圈的长藤,清晰地告诉我们古村落历经沧桑的年轮。沿着青石条路我们走近村落,一派皖南山村的古朴情调是扑面而来,小巷幽幽、民居绵绵,更是古风古韵盎然。可以说我们是在赞不绝口的感叹中,走进古老而神奇的古树林的。文友指着一株株有着数百年,甚至千年历史的挺拔伟岸、郁郁葱葱的古树,不无骄傲地说:“这是整个华东地区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一块古树林。古树林中红楠、银杏、香樟等名贵树种比比皆是,画眉、喜鹊、相思鸟和松鼠等珍奇动物争相出没,这里是一块风景独特的大观园,这里是一处修身养性的天然乐场啊!”正当我们惊奇和感叹之际,村里的一位长者走了过来,亲切地讲诉了古树林的由来。“由于沿溪而建的村落一受龙山峡谷中刮来的风卷起阵阵沙尘的侵袭,二因这一带多为强梁出没之地,所以种植树木,让它一丛丛连成片,似一道绿色的屏障,把村庄农舍遮掩得严严实实,既能免去风沙之害,又能庇护村舍不被歹人发现而防盗。现在的大树林和小树林可是我们的保护神啊”。突然,眼前一棵巨大的古树映入我们的眼帘。文友告诉我这是一棵千年“樟树王”又叫“ 万寿樟”种于唐朝末年,树冠占地300平方米,是历溪古村的风水命运树。上前抚摸“樟树王”,我的心里涨起了大潮。我曾经见过婺源虹关的千年古樟与歙县樟潭的千年古樟,那“下根磅礴达九州,上枝摇荡凌云烟”的气势曾令我震撼与惊叹。然而,当我见到这棵“ 万寿樟”时,震撼与惊叹绝不逊于前者。虽然“她”历经千年岁月、饱受风雪冰霜,可依然英姿勃勃,枝杆挺拔,葱茏吐翠,活力四射。“她”不仅是一道绚丽的风景线,更是见证历史活的“档案”和“化石”。置身于根怪枝奇、藤缠蔓绕的古树林中,我的心灵仿佛融入了自然,融入了远古,融入了亦幻亦梦的童话世界;我仿佛听到了河水清澈里游鱼的窃窃私语,我仿佛看到了浣衣的村姑,把河沟点缀得五彩缤纷,那铿锵有力的棒槌声,伴着姑娘们的欢笑满河谷的飞扬。正是由于古树林的庇护,才有了历溪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自然美景。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洲”。历溪的古树林只不过是璀灿的徽文化宝库中一幅古朴的画卷,虽然“她”至今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相信用不了多久,她的美丽身影会尽快的走如一个又一个寻常百姓家。再见了,挺拔伟岸、郁郁葱葱的古树林,再见了,古老而神奇、如诗又如画的历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进历溪古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