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阳光 发表于 2018-2-11 16:47:37

赵汸生平事略

赵汸生平事略
元朝末年,徽州出现了一批理学大儒,其中郑玉、朱升、赵汸“三大家”在继承朱熹学说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提出了求“本领”、 求“真知”、 求“实理”的新主张,开创了新安理学的新局面。赵汸的生平事迹一直难以找到详细的版本,两个月来的粗浅耙梳,略有小得,综述如下。

赵汸(1319—1369)是休宁县龙源人,龙源村现属齐云山镇。龙源赵氏来自陇西(今甘肃省天水等地),唐朝的时候,有个叫赵思的,为躲避唐僖宗中和年间的战乱(黄巢起义及之后的战乱),迁移到海宁龙源里。也就是说,赵汸的先祖赵思定居龙源是在公元9世纪末,距今有1100多年了。赵汸是龙源赵氏的第十五世,他的爷爷叫赵象元,字长卿,号可斋。元军平定徽州的时候,抓了一些手持武器不愿意归顺的人,准备杀了。赵象元听说后,就和休宁一个叫程隆的人,带着钱,“冒刃”去求情。这些原本要被屠杀的人就这样被他俩给救了。后来,赵象元还被任命为休宁县丞,就是辅佐县令的官。在他的斡旋下,“一境无虞”,“休人立祠祀之”。
赵汸的父亲叫赵克明,母亲姓汪。汪氏在怀他的时候,“梦飞鸟自齐云岩来,集于怀,觉有娠。”所以,《明史》上说他“生而姿禀卓绝”。赵汸出生的具体时间是:延祐己未(1319)三月癸亥。
赵汸确实是个天才,“孩抱,闻读书辄能成诵”。十岁的时候,他的老师往往被他问得受不了,就说,你才学,这些问题不需要过于追究了。赵汸从老师这里得不到答案,就选择自学。晚上回到家里,他找来朱熹的《文公大全集》、《语录》翻阅,“五鼓始休”。所以,赵汸又是一个善于思考,学习刻苦的人。
赵汸十二岁的时候,诗中已现非凡。他曾赋过一首蟋蟀诗,让他的家塾老师胡井表“大惊异”。胡井表激赏之余,赋“乳燕”诗答之:“他年高拂云霄上,莫负当年乳哺恩。” 赵汸这首《咏蟋蟀》被收在《东山存稿》卷一:
咏蟋蟀
赤趐晶荧何处归,秋来清响傍庭闱。
莫言微物无情意,风虎云龙共一机。
青少年时期的赵汸“遍诣郡之师儒”,徽州的大儒陈栎(1252—1334)、汪古逸(1261--1338)都是他的老师。其中古逸先生对他的影响较大。
据考证,1337年,赵汸19岁那年,曾到婺源大畈从学古逸先生。古逸先生“教人必使循序而進,去华务实,勿狥虛名”,“其学渊源六经,得程朱性理之要於言意之表;取朱子《论語》、《孟子》、《大学》、《中庸》四书,采择群书,发挥微旨。”所以,我们可以说,赵汸在青少年时期,就接受了朱子理学的系统教育,他本人“遂厉志圣贤之学,不事举子业”。

赵汸遍访徽州本地师儒之后,于1338年,离开了徽州,立志远游,求师问学。
赵汸出游,先后到过淳安、九江、杭州、临川等地,求教的老师有:
淳安著名学者夏大之。夏大之,名溥,字大之,博通经学,工诗善文。
黄溍(1277—1357),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史》有传。他是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文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对赵汸影响最大的老师是黄泽(1260--1346)。按照赵汸自己的说法是:“他日,以事过东陵之北、敷浅原之东,闻有黄楚望先生者,尝起家文学,俄弃去。侨居城中,杜门著书余四十年矣。” 当时,黄泽已年近八十了,“贫无置锥之地,食指所需,朝不及夕”,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是黄泽学问很高,在九江城闭门著书,一写就是四十年。
赵汸到九江前后有三次,第一次去的时候,黄泽授《六经疑义》千余条以归。第二次是在1341年秋,他和朱升一同前去拜访黄泽,朱升先回,赵汸“留二岁”,得口授六十四卦义与学《春秋》之要。
第三次是在1346年,赵汸到九江的时候,黄先生已经过世了。
赵汸的治学之道,主要得益于黄泽。黄泽的教学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为主。所以赵汸在给学生汪德懋的信中说:“惟深潜涵泳,不亟不徐,以俟其一旦之通畅可也。” 不能“取先儒之言以为已言,持先儒之见以为已见”,更要小心自己误入歧途:“借视听于盲聋者。”

1345年,赵汸以母老为由,拒绝了好友苏伯修(1294—1352)邀其北上的请求,拜别老师虞集,回到了休宁。他给龙源居住的地方起了个“东山精舍”的名称,把东山精舍的“西室”,辟为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研讨的处所,并命名为“共学斋”。汪睿(1323-1401)在《东山存稿原序》中说:“比归,构精舎于东山,期与同志共学焉。”
赵汸第一部著作《春秋集传》(初稿)十五卷的写作始于1348年,也就是他的老师虞集过世的那一年,到1357年,基本上算完成了。他的《师说》三卷、《左氏传补注》十卷,大致也在此间完成。
我们知道,从1352年红巾军入徽,到1356年元朝官兵收复徽州全境,这个五年是徽州最动荡悲惨的五年,所以,赵汸真正能够安心写作的时间也就五年左右的时间,这部书应该主要是在东山精舍完成的。
接着,赵汸写出了中国古代《春秋》研究力作《春秋属辞》十五卷。《四库提要》说:“汸于《春秋》用力至深,至正丁酉既定《集传》初稿,又因《礼记•经解》之语,悟《春秋》之义在于比事属辞,因复推笔削之旨,定著此书。”
《春秋属辞》十五卷应该是赵汸在婺源古阆山隐居时完成的。根据《行状》记载,赵汸隐居古阆山的时间为1359年--1362年春。1362年春,赵汸从婺源古阆山回到东山精舍,开始重写《春秋集传》。原因是,他写完《春秋属辞》后,发现《春秋集传》(初稿)有很多需要讨论和改进的地方。但赵汸因病中途搁笔,没有完成这部著作。他的弟子倪尚谊根据老师定下来的义例,从昭公二十八年以下,续写成书。倪尚谊还对全书进行了校定。
赵汸用了毕生精力对《春秋》这部儒家经典进行研究,在我们今天看来,总觉得不可思议。但在当时,他用“求实理”的精神对儒家学说进行正本清源,贡献是巨大的。
《春秋》是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由孔子修订而成。孔子在完成笔削《春秋》后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司马迁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那么,《春秋》到底是部经书,还是部史书呢?这个问题一直持续到近现代,分成三派:1、经书、2、史书、3、亦经亦史。赵汸的贡献在于,他是第一个梳理清楚史实和孔子微言大义的人。朱升看到《春秋属辞》后说:“前无古人,《春秋》之旨论定于此矣。”明初一代文宗宋濂(1310—1381)的评价更是无以复加,他说“发千古不传之秘、探圣人之心于千载之上,自非出类之才、绝伦之识,不足以与于斯,可谓深有功于圣经者矣!”

洪武二年(1369)二月丙寅朔,朱元璋诏修《元史》。“乃诏中书左丞相宣国公李善长为监修,前起居注宋濂、漳州府通判王祎为总裁,徵山林遗逸之士汪克宽、胡翰、宋禧、陶凯、陈基、赵埙、曾鲁、高启、赵汸、张文海、徐尊生、黄箎、傅恕、王锜、傅著、谢徽十六人同为纂修。”
赵汸就在这16人名单里,他再想用生病的借口推辞不出,是不可能的了。根据《行状》的记载,赵汸于1362年春天回到东山精舍,主要的工作是重写《春秋集传》。期间,朱元璋“屡征辟,继以议礼召,皆以疾得辞”。赵汸的病是怎么回事呢?在《与梁按察书》中,他是这么描述他的病状的:“汸寝疾岁深,毎感风寒,辄成重疾。动止不出户闼,药饵多于饮食,肌肤日削,手足痿软,不能步趋。”他在《秋兴》诗中说:“荒村风雨行人少,故里烟尘病日长。” “山寒拟欲傍阳冈,病骨惊秋怯夜长。”《秋怀》: “莫怪人呼作病翁,长年药裹愧无功。”《息交亭》:“久病形骸日觉非,杜门真与故交违。”类似的诗句,在他的诗文集《东山存稿》中还有不少。
按照赵汸自己的说法,他在二十五、六岁的时候就染上了“风痰之症”,久而久之,变成了顽症,“手足头目日渐长大,而躯干与两臂独细弱如初,歩履极艰,饮食甚少,如耄耋老衰者。”
1369年,赵汸生命最后的一年。这年二月,赵汸走水路,沿新安江而下,在严陵,与《元史》总裁宋濂会合。宋濂(1310—1381)比赵汸大九岁,是赵汸的好友。宋濂《萝山诗集》卷一:
过歙见赵征君子常,以画兰赠之,诗寓意
秋兰赠美人,愿充美人佩。
只为臭味投,相期在千载。
这首诗写于1360年春,当时宋濂、刘基、章溢、叶琛四人应征,从金华出发,经歙县到金陵。在歙县,他们是彻夜长谈,不知东方既白。
修《元史》的另一个总裁王祎(1322—1373),字子充,也是赵汸的友人。“至正十一年(1351)冬,汸与子充,相见于钱塘。”其时,王子充30岁,赵汸33岁。赵汸与王子充有10多年未见面了,想不到为修《元史》,三个老朋友在南京相聚。所以,赵汸说:“汸衰病日増,非可出者。纵出,亦无补于事。所幸者,平生故人重得一见于契阔之余,事固有非偶然者。”
第一轮《元史》到1369年的8月就修好了,按照《行状》的记载:“暨竣事,得请还。未几,疾复作,十有一月丙申,而先生捐世矣,得年仅五十有一。”汪仲鲁《东山存稿原序》中说:“明年(1370年)春二月,葬于里之东岩。”
赵汸元配程氏,生了两个女儿;侧室朱氏在1362年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名梦吉。赵汸的父亲赵克明于1344年去世,母亲汪氏去世的时间约在1353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赵汸生平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