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男天天 发表于 2018-2-9 23:14:34

徽州文化探寻:休宁方言留存的历史印记

先看一个成语“半斤八两”,意思很清楚,比喻彼此不相上下,没有高低之分。但有很多人心生疑惑,半斤与八两怎能是一样呢?其实,他要知道旧制一斤不是十两而是十六两就明白了。计重一斤为十六两制始于秦始皇时代,一直延续到1959年元旦才改为十两制。旧制已是历史,早已被人所遗忘,但这个成语却永世长存,是它留存了半斤曾是八两这个印记。


其实,方言中有许多词语亦如此,不懂历史便只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先看几句休宁俗语。
“三年不打九更”这句休宁俗语是说做一件事,不能持之以恒,相隔得太久才做一次。这句话是用“打更”做比喻。打更是古代中国民间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不仅皇家、县府、乃至较大的村落,都有更夫、更楼。据说商山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建有更楼,就连潜阜乡的居安村也有上更楼和下更楼两座。一夜分五更,更夫就要打五次。每次须行走全村街巷,边敲梆,边喊叫,以提醒居民,如“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关门关窗,防偷防盗”等。“三年打不了九更”岂不是太敷衍塞责了吗?
“进城打府里转”这句休宁俗语的意思是没必要绕道或指走了弯路。城,是休宁县城。府,则指的是徽州府了。府,这个建制在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就废除了。历史上的徽州府是北宋宣和三年,宋徽宗镇压方腊起义后,改歙州为徽州,府衙设歙县,是为徽州府。改徽州府后辖六县,即人们常说的“一府六县”,休宁是其一。休宁地处歙西,无论哪乡的人进城都不会绕到歙县再弯回来。所以这只是一句诮薄话。
“咸死盐丁”。休宁人说这话就是说菜太咸,也说 “咸盐丁”。“丁”指人口,如“壮丁”、“兵丁”。“盐丁”指的是护卫官府盐库的兵丁。中国古代食盐一直是政府专卖商品,个人倒卖私盐是犯罪。盐丁整日围着盐转,对咸味应很适应,连他们都会咸死,可见这个菜之咸。此话说到后来也说成“咸生丁”,这与原意便不相符了。休宁有个盐铺村,顾名思义,这里古代就是个囤盐的地方,自然少不了“盐丁”的护卫了。
“打更”、“府”、“盐丁”,这些早都已成了历史的概念,现代没人会提到它们,有许多年轻人更未必知其义,但休宁方言却把它们固化在语言中。
再看几组词汇。
“席位”、“主席”、“出席”、“酒席”等。这组词都有一个“席”字。为何?这就与中国历史上人们“坐”有关。汉代以前只有很低的一些家具,如箱、柜、最多的是条几。是没有坐具的。坐都是“席地而坐”,现在日本、韩国还保留这种生活方式。席地,是在地上铺一张草席,人坐在席上。所以,许多词汇便与“席”有了关联。现在的坐具椅、凳,是后来才有的。椅最早是从游牧部落的“马扎”学来的。“交椅”是“马扎”的变形。凳子是从马镫演化而来,“镫”着上马,于是叫“凳子”,凳子加靠背才有了椅子。有了坐具,才称“座位”。那么“席地而坐”之前,是否就随地而坐地呢?休宁方言有一个词“坐板儿”(儿化音),有时就叫“板儿”,说的就是座位。派座位,休宁话就叫“派板儿”。显然,古代人曾用木板做垫板,所以把座位叫“坐板儿”。考证起来,确实比用草席还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有记载。我想,席、板都是用以坐垫,或许同时存在亦未可知,因地制宜而已。
另一组;学校、幼儿园、校长、教室。
休宁方言多把“学校”叫“学堂”,把“幼儿园”叫“幼稚园”,尤其上了年纪的人。还有就是把“校长”叫“学长”、把“教室”叫“课室”。
其实,学堂、幼稚园、学长、课室,都是清末和民国初期流行的名词。清末,停科举,开始兴办学校,那时的学校多叫做“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就叫京师大学堂。但单就“学堂”这个名词,则很早就有出现。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永初后,学堂遇火,后守更增二石室。” 唐 韩愈《秋怀》诗:“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至于“幼稚园”就是民国初对“幼儿园”的称呼。古代称幼儿为幼稚。宋苏轼 《黄州上文潞公书》:“ 轼始就逮赴狱,有一子稍长,徒步相随。其馀守舍,皆妇女幼稚。” 所以有“幼稚园”之称,据说香港现在还是把幼儿园称做“幼稚园”。
学长,一般理解为“学兄”。但休宁指的就是“校长”。其实,这个名词源于宋代,当时是指主持学习事务的人。宋吴曾《能改斋漫话录》中记有:“乃命耆(张耆)为学长。”清末康有为创办“万木学堂”实行学长制,起用优秀学生做学长。”但都非“校长”之意。唯日本把大学校长称“学长”。之于休宁人把校长称“学长”是何缘故,尚需考证。
“课室”,休宁话把教室都叫成“课室”。称“教室”可理解为“先生教书”的地方,称“课室”可理解为“学生上课”的地方。从“课室”到“教室”一字之变,亦不难看出师道之尊严。应该说,早先“教室”都是称“课室”的。郭沫若早年写的《海涛集•涂家埠七》中有:“他立即命令那课室里的一位下属,写了一张路条。”
方言真如化石一般,只不过化石留存的是当今世界早已消失的动植物的印记,而方言留存的是历史曾经的印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徽州文化探寻:休宁方言留存的历史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