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讲故事 发表于 2018-2-5 16:36:10

徽州人,你从哪里来?

      中国有些人有个不好习气,就是喜欢搞地域岐视,比如,北上广、苏浙皖人往往看不起河南人,上海人看不起苏北人,江南人看不起淮北人;就是小小的黄山市,还有些屯溪人看不起县里人,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这些看不起其它地方的人,无非是自视血统、身份高贵,有文化有品位,或荷包里有钱,或祖上曾经阔过;而那些被人瞧不起的地方,往往名声不大好,坑蒙拐骗,讨饭的,玩猴的,扮假尼姑的,卖假药的,偷摸的,什么丑事都有份,或者一直到现在,还是个穷哥们,没混出个样来。
其实,任何地方,都有穷与富、善与恶、德厚与德薄之分,不能一概而论。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搞种族岐视是要被判罪的。奥巴马是黑人,不也当上美国总统了吗?说起咱徽州,祖上曾经阔过,又誉为东南邹鲁、文公阙里,史书上多是溢美之词,赞誉咱徽州人是“无五味以戕其寿,无声色以贼其性”,“邦无游民,民无尤行,刑罚设而不犯,风俗美而不流”。有些徽州人也飘飘然,自认为血统高贵,跟着骂河南人,骂“北方侉子”们。然而,这些徽州人真的是骂错了,你骂的河南人、淮北人,但是,你知道不知道,你的十八辈祖宗里,可能就曾经是河南人,北方人!你不相信?那我问你,徽州人到底从何而来?
徽州的祖先竟是打入另册的“山贼”
从徽州出土文物分析,大概距今 5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开始,新安江流域就一直是人类的居住地。 这里生活的,是“建德人”(或称新安人,5 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及河姆渡人(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是东南原始民族——越族的祖先。那些居住在新安江流域山区的先民们,则是这里的土著居民,属于古越族。而当时的黄河流域多是华夏族,人口多,可以说,当时徽州的老祖宗们属于“少数民族”。

春秋战国时期,徽州地盘先后被吴、越、楚统治。经过战争的兼并,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统一了中国,秦帝国成了华夏族的最高统治者。从秦攻占、控制南方越族,到汉朝建立,经过战争的洗礼和不断的磨合,居住在南方的古越族逐渐与中原民族融合。秦始皇征服南方越族后,往越地徙居五十万华夏族人,其中在徽州这块地盘也流入不少华夏族徙民。      到汉武帝年间,南方古越族基本与中原民族融合了,接受了中原民族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但居住在今福建、浙江、江苏、安徽等地部分山区,包括我们徽州地盘上,仍有一些“山越”脱离皇朝的统治。      

       山越即是汉末三国时期分布于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省部分山区民众的通称,是以古越族等土著后裔为核心,逐步融入汉族移民而形成的族群混合体。其融入的族群主要是躲避战争和官家税赋而避难进山区的汉人,也有一些是犯了王法而躲进深山逃避追捕的人。南宋《新安志》和清朝《黟县志》中就记载了先世避秦时乱而进入黟县樵贵谷的故事,这可能是最早进入黟县的北方华夏族移民。   

我们的老祖先——山越人多是贫苦山民,以农业为主,刀耕火种,生产方式落后;他们以山险为依托,又因“山出铜铁,自铸兵甲”,“好为叛乱,难安易动”,“依阻山险,不纳王租”,“骠悍难制”,并结成武装集团,十分勇猛且善于山地作战,对于中央封建政权处于半独立的状态,被统治者称为“山贼”。 三国时期,我们徽州这块地盘是孙权的属地,他派贺齐来镇压不听话的山越,先是攻打黟县的陈仆、祖山占领的淋沥山,杀死7000多黟县山越,血染成河,歙县的山越金奇、毛甘只得率部投降。 说起来,咱大歙县和大黟县的人,应当恨死了孙权和贺齐。但今浙江淳安那边,人家可是把贺齐当作英雄一样看待。因为平定了歙、黟山越后,从歙县分出一部分成立了始新县(今淳安县),还成立了新都郡,郡治就设在始新县,用山越人鲜血染红顶子的贺齐当了第一任太守。 咱们徽州人的老祖宗在王朝眼里,是喜欢搞无政府主义、信奉武力、一点也不文雅的“山贼”,于是对他们残酷镇压,毫不手软。新都郡建立后,统治者采取镇抚并举的政策,山越人才慢慢改变了原来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服从领导,与华夏族紧密融合,纷纷下山来搞农业开发,兽皮麻衣逐渐被中原衣冠所同化,到汉武帝、宣帝以后,华夏族的称谓被汉族所取代,咱徽州的老祖宗也成了汉族人。

    三次人口大迁徙给徽州添丁增口      徽州地广人稀,贺齐建立的新都郡,有歙、休阳(划歙之西、黟之南地建)、黎阳(划歙以西地建)、新定(划歙以南地建)和始新(划歙以东地建)和黟县共六县,这六县实际上已构成了以后徽州的基础。但当时的人口不过几千户,万人左右。如果按这样的规模和速度,这块地盘猴年马月才能兴旺起来?      机遇来了。这就是北方的战乱带来的人口大迁徙,大的共有三次,分别是晋朝的永嘉迁徙、唐朝的安史之乱到黄巢之乱的大迁徙和南宋的建炎迁徙。北方迁徙的人口一次比一次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流入徽州地盘,带来了人才、技术和文化,徽州在国难中得到了发展。   第一次是晋朝的永嘉大迁徙。   晋永嘉二年(308年),“中原丧乱,民离本域,江左造创”,这是史籍的记载。 中原,广义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广大平原地区,狭义的中原即指天地之中、中州(豫州)河南。江左,指今南京、芜湖一带长江下游地区,包括皖南。造创,就是开创的意思。中原之乱,移民内迁,倒开创了江南的新时代,促进了江南的发展。仅据官方统计,公元313~450年之间,北方南渡的人口即达90万人,占北方原有户口的七分之一。    这次移民,许多中原望族把眼光转向山水阻隔、少有战乱、相对安定的新安。饱受战争之乱的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以及江苏、安徽二省淮北部分的流民相继渡淮河、越长江南迁。这些南迁的氏族,多为仕宦之家、名门望族,还有不少文化人和技术人才,他们的到来,使得徽州一带逐步儒士林立,学派汇聚,对新安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原士族举家南迁,聚族而居,带来了中原的文化、教育、宗族传统和较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中原之乱,在北方是个灾难,但对开发较迟的南方,却是个促进发展的机遇。据有关资料,两晋时迁入徽州的有程、鲍、俞、余、黄、谢、詹、胡、郑等姓氏。第二次是唐朝安史之乱和黄巢之乱后的大迁徙 。天宝末,震撼全国的“安史之乱”爆发,黄河流域再次陷入战火之中,生灵涂炭,血流成河,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触发了又一次人口南迁的大潮。 李白《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载:“ 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他在《永王东巡歌》诗云:“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从安史之乱始引发的人口南迁大潮,超过了晋朝永嘉年间南迁,一直持续到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至此,中国南方的人口规模第一次达到了同北方平分秋色的地步。 在南迁的几支队伍中,有一支是自华北平原进入淮南、江南,尔后主要留在皖南、浙西金衢盆地和江西。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统治者并不接受教训,尤其是唐懿宗以来,皇室奢侈过度,赋税沉重,加上连年发生水﹑旱灾,遂致民不聊生,盗匪群起。唐僖宗乾符年间,王仙芝、黄巢顺应农民呼声,领头举行起义。黄巢起兵和官方的镇压,使中原大地再次陷入战火之中。北方大部分地区民户离散,屋舍焚毁,纵横千里,全无人烟,白骨遍野,一片萧条,数十上百万人的生命死于战火,中原经济已完全崩溃。

    中国的动乱,往往是北方先开始,南方相对较稳定。安史之乱、黄巢之乱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北方人士南渡避祸。北方经济的基础被摧毁,遂使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北方人口的南迁,也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日益超过北方。      从安史之乱到黄巢之乱延续的大规模移民,有相当一部分来到现在的徽州地域,这个偏隅山区的桃花源,成了北方动乱中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的避难所。      《新安志·歙县·水源》载:“ 黄墩地广衍,黄巢之乱,中原衣冠避地者,相与保于此,及事定,留居新安或稍散之傍郡。”黄墩即时属歙县(今属屯溪区)的篁墩,也是这次移民的重要落脚地。据明人程尚宽《新安名族志》记载,歙州有明确迁入时间、地点的56个姓中,26姓系唐后期五代迁人,其中唐末迁入的又占三分之二以上。    北方的动乱,对歙州带来发展的机遇。中原的名门望族、富户巨商纷纷南迁,大批知识分子和技术人才也南下避难。歙州的人口有了很大的增长,山区农业开发水平和手工业的技术有了一定的提高。歙州墨业的发展正是这一时期开始兴起。      唐安史之乱和以后的晚唐黄巢起义后,迁居徽州的有陆、程、叶、孙、洪、罗、姚、赵、戴、康、施、冯、夏、李、朱、潘、刘、曹、毕、王、江、许、廖等20多姓。由于北方战乱,大量北方墨工纷纷南迁,导致制墨中心南移。易州(今河北易县)墨工奚超父子奚超、奚廷珪一家避难至歙州。奚氏父子本是“易水法”的制墨能手,此时得皖南的古松为原料,又改进了捣松、和胶等技术,终于创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经久不褪,香味浓郁的佳墨。   第三次是南宋建炎迁徙。   1126年,在宋钦宗靖康年代,爆发了震惊全国的“靖康之耻”,金兵攻入中原,烧杀抢掠,俘获徽、钦二帝北上,至此北宋政权宣告灭亡。      自靖康之乱开始,在战争中失去家园的中原百姓无家可归,也跟随皇族越过长江,向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迁徙,远者至福建、广东等地。这是中国历史上继永嘉之乱、安史和黄巢之乱后第三次大的人口南移,长达10年之久。   

这一阶段迁入徽州的有柯、宋、张、周、阮、杨、刘、饶、马、吕、韩、滕、孔、徐、蒋等10多姓。临安(今杭州)是徽州的近邻,随着南宋政权的定都,原北宋汴京城内的皇族、贵族、官僚、富商甚至平民也都追随蜂拥至杭州。南宋的许多文臣武将亦多来自北方,如岳飞、韩世忠、张俊等;平民中南下的著名文人也很多,如李清照、辛弃疾等。   《宋会要·食货》载:“临安府自累经兵火之后,户口所存才十二三。而西北人以驻跸之地,辐辏骈集,数倍土著,今之富商大贾,往往而是。”    意思是说,西北人在帝王驻足的地方,纷纷聚集,人数数倍于当地土著,当今的富商大贾,往往也是南迁而来的。百姓也“皆渡河南奔,州县皆空。”北方州、县百姓都跑光了。      根据《宋史•地理志》所载崇宁元年(1102年)南方各路的户口数字,以及《宋会要•食货》所载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南方各路户口数字,通过计算二者之差,大致可知这次南迁人口数字超过了200万人,其中有相当部分流入徽州。据资料统计,迁入歙县的就约有数千户、数万人之多,迁入姓氏有阮、杨、饶、马、滕、孔、吕、韩、苏等30多个。 这真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大迁徙。    在这次大迁徙中,中原等地的人才、财富、技术、文化、教育、风俗等带到南方,汴京人娶妇、育子、过正月、除夕、冬至等礼仪、节日均传至杭州,南方文化普遍承袭北方文化。南宋书坛兴起了学米(北宋书法家米芾)、黄(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苏(北宋文学家、书法家苏轼)的热潮,甚至高宗皇帝也以帝王之尊垂青米芾书风。中原文化深刻影响着江南,也给离“首都”很近的徽州带来发展的机遇。 从宋天禧中(1019年)的户口数来看,当时徽州户数66584户,人口127741人。其中歙县户16474、口28491;婺源户15434,口31341;休宁户13871,口25105;绩溪户8235,口16004;黟县户6649,口18511;祁门5921户,口8289。 但是到了南宋的乾道八年(1172年),徽州各县的户数、人口几乎翻番,户数为120084户,人口约24万人。其中婺源合计42864户,歙县25945户,休宁19579户,祁门15536户,绩溪8391户,黟县7769户。 徽州从武劲之风到文雅之风,南宋是一个重要拐点。正如《新安志》所说:“其人自昔特多以材力保捍乡土为称,其后寝有文士,黄巢之乱,中原衣冠避地保于此,后或去或留,俗益向文雅,宋兴则名臣辈出。”南宋后徽州风俗的华丽转身,对徽州今后文化的昌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明朝以后,徽商称雄,英贤辈出,“则彬彬然称东南邹鲁矣。”
    徽州人,不要数典忘祖经过以上介绍,大家可以明白了:其一,徽州人的血统,部分是中原和土著山越人的结合,也有纯是中原血统。我们的先祖,大多来自河北、山东、山西、河南以及苏北、淮北等地。我们丝毫不能看不起河南人,看不起淮北人,因为我们的祖先可能就是从那里来的。 其二,徽州地盘是个接纳流民、包容天下的地方,徽州人应当胸怀开阔,对各种文化兼收并蓄,吸收中华民族的各类文明的精华。我们的徽墨就是河北易县带来的,我们徽州的祠堂、庙宇、府宅等大型建筑,也是沿袭《宋营造法》官式作法,结合徽州山区的特点,逐步形成独特风格的。融中华文明之精华,才能形成徽州灿烂的文化。 其三,徽州的名门望族,许多是从北方迁徙而来。作为徽州的子孙,应当追根溯源,弄清自己姓氏的来源和流布,切不可数典忘祖。我们的每个姓,都有“郡望”,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从《新安名族志》可知,几乎徽州每个大姓,都有自己的郡望,有自己家族的辉煌历史。历史上,一般姓氏,都有多个郡望,说明它们是由古代同一个或几个“根”上在不同的时期衍生出来的“分支”、旁系。搞清我们的姓氏郡望成为我们追寻家世渊源,谒祖朝宗的重要依据,以示不忘对故土先人的眷恋之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徽州人,你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