腼腆的微笑★ 发表于 2018-1-28 22:52:20

祁门的世界

   小仲马的《茶花女》中描写一个贵族的败落相时说:“你穷得连祁门红茶也拿不出来了。”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产于安徽省西南部黄山支脉的祁门县一带。祁门红茶创制于1875年,与印度的“大吉岭”、斯里兰卡的“乌伐”并称世界三大高香名茶。这种茶对欧洲的生活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祁门的英文Keemun,早在1892年就已经成为英文词汇的一部分,至今仍然可以在《牛津英文词典》找到。

最古老的茶研所
   位于文峰南路的茶研所,全称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业研究所,这是中国最早建立的茶叶科研机构。其前身始于1915年北京政府农商部在安徽省祁门建立的“农商部安徽模范种茶场”。1917年11月更名为“农商部茶业改良场”。在90多年的历史中,机构和名称共经过19次变革,1996年最终形成今天的建制。中国老一辈的茶叶专家,如陆溁(首任场长)、吴觉农(第六任场长)、胡浩川(第七任、第九任场长),以及冯绍裘、庄晚芳、钱梁、何德钦、陈观沧诸茶学巨子,都曾在这里工作。其中吴觉农被誉为当代茶圣。1932年,他在上海商检局任技师,后应安徽省建设厅邀请,出任设在祁门的省立茶业改良场场长。他首倡成立茶叶运销合作组织,1933年成立的“平里茶叶运销合作社”最盛时有数千社员参加,这种新型合作模式,很快推广到全国。
   此后,改良场总场址迁往县城,成为 “中国茶叶专家的摇篮”。现今祁门县委所在地及一侧的茶山公园,便是原改良场的旧址。除茶山外,有四栋建筑尚存。其中三栋是原加工厂房,一栋是办公楼。茶山公园正门建在高高的台阶上,入口是一座宏大的石牌坊,进去后,迎着一面浅浮雕的石影壁,内容为制茶的流程工艺。整个公园的绿色植被,基本上除了茶树,就是点缀在其间的高大香枫树。公园的茶山连着杨桃岭茶园,那是1937年,由庄晚芳负责开辟的,被称为中国梯田茶的始祖。
   我们来的时候正值春茶收获季节,公园里除了休闲散步、打拳跳舞的人,还有三三两两的采茶人。茶园属茶研所,采茶却是由自发的市民来完成,他们将采来的茶交到茶研所,按每斤6元收取劳务费。来采茶的大都是中年妇女,身前挂一布兜,算是边休闲边劳作。高坡上有一座石亭子名“茶中醉”,阴刻一副对联:煮茗一杯可歌可舞可图画,凭栏四顾有山有水有文章。亭子下碰到两位少女在采茶,其中一位端着一顶红色遮阳帽当盛具。她们是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的学生,来茶研所实习一个月。戴眼镜的瘳鸿雁长得细细柔柔的,福建人,打算毕业后回故乡,找一家茶叶公司就职。问她为什么也上山来采茶,她说好玩。
   与茶山公园隔一条马路,就是茶研所大楼,能看到茶山脚下竖着的白色玻璃钢采茶女塑像。她左臂挎一竹篮,右手指拈着茶芽,微微歪头倾听。背景是邓小平的那行黑底红色大字:你们祁红世界有名。塑像于1988年元旦祁门县人民政府立。塑像下有一块石质标志牌,上写:
这是全县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当受奖代表载誉归来不久,在古城祁门桃峰山麓的葱茏茶园中,矗立起采茶女塑像。
    这座塑像蒙安徽省祁门茶厂献资,而赋予她高洁灵魂和坚定信念的则是大地的母亲——祁门十七万辛勤的劳动者。
祁门县人民政府
公元一九八八年元旦立
   这是为庆祝1987年祁红在布鲁塞尔第26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上再次荣获国际金奖。那个年代,祁门茶厂作为国家笼断行业,正是兴盛之时。而这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往日红极一时的祁门茶厂早已分裂、改制,取而代之的是许多大大小小的茶厂和茶农手工作坊。但这尊采茶女塑像却依然扭着腰肢,站在街边,已经成为祁门的一个城市符号。
   茶研所,如祁门其他许多单位一样,比县委大楼要有气派。我们在办公室见到了黄建琴副研究员。她长相秀丽,着装干练,一副典型的徽州女子模样。和她聊天,只想竖起耳根聆听,她无疑是一个好教员,汩汩流淌出的茶叶话题就像杯中的祁红,入味绵长。茶株自由地长在山坡上,只是一种植物,而通过一代代人工驯化,便成为杯中上等的健康饮料。对土壤、茶叶成分的检测,病虫害防治,良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名优茶研制与开发,制茶工艺与机械研究等,这些都是茶研所的工作。所里研制的祁红香螺如今在各大茶厂和民间作坊都很盛行。

金东大市场
   金东大市场是祁门县规模最大的茶业市场。这里从早到晚买卖不停。进城卖鲜茶的大都提着一个或几个大塑料袋,茶已经过简单的杀青,买卖双方一旦谈拢价格,一张张百元大钞很快从一方的手里递到另一方,另一方连多看一眼也懒得,迅疾装进口袋走人。他们说,长年在此交易,大家都讲信誉,并不担心收到假币。
春茶来源地,采摘日期,茶芽形状饱满度,等等都是制约价格的因素。这里的每一个人看起来都是行家。一把茶叶捧在手里,便能识香看形。
   市场也是一个大加工厂。机器烘干、木炭竹篾烘干,成排成片,日夜喧闹轰鸣。大规模茶交易位于市场中心。2011年4月13日,早上六点多,我们步行穿过阊江公路大桥,到了对岸,这时的金东大市场里人气最旺。大棚里,地上已摆开一堆堆新鲜绿茶,大堆的有百余斤,小堆的也有七八十斤。茶主多在一旁三三两两聊天等候,也有性急的茶主不断向路过的人推销自己的茶。有个茶农见我拿着相机,便拉住我:照一下嘛,照一下嘛!恳请我给他的茶叶照一下。他的茶的确好,即便在我这个外行看来,也能看出些许品质:芽嫩多现白毫,条索紧致,无碎叶。他要价每斤350元。市场上,今年绿茶价基本在每斤120元到600元之间。
   渚口乡伊坑村的胡新年,36岁,经营茶叶十来年,她老公种植香菇,全家年收入五六万元。她很愿意和我聊天, 告诉我春茶价格相对高;等夏茶下来,价格落得厉害。夏茶,他们习惯叫子茶,品质降低一格。她的茶堆约有百斤,摆在这里第二天了,还未找到买家。这些茶有九成干,最多储存半个月,时间长了就会发霉。她热情地指点我:你看拿着茶杯走来走去的,都是老板。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是做大生意的,在附近宾馆包着房间。
      这些“老板”或男或女,穿着体面讲究,在一些中意的茶堆前,弯腰抓起一大把,先放到鼻子下闻,然后询问价格。即便一下相中了,也为给茶主一个悬念,先踱步到旁边的茶店里泡上一杯,再慢条斯理地端详和品味。在红饮国醉店门口,竖着三只大麻袋,三个茶农站在一边,一个老板模样的人正端着一杯绿茶。他们的交易基本达成,茶农按每斤125元成交了。一斤湿茶叶收购价一般在30~45元,三斤多湿茶制一斤干茶,茶农的利润一目了然。一线茶农利润最少,终端商人利润最高,这是现如今中国农副产品市场的普遍规律。
   当然经销商的风险也大。从合肥来的 胡女士,从20岁起涉足茶市,已做了8年。今天她相中了祁红乡汤先生的一堆茶叶,因双方报价差10元,已僵持了半个多小时。胡女士斜挎一包,站在茶堆前,嘟着嘴说今年茶价比去年高,若进高了赚不到多少钱。而长相特像某电影明星的汤先生却咬住价格不松口,他倒他的苦:今年皖南春寒,茶叶减产,人工费上涨,成本价已经提高了二三十元。他们其实是熟人,打交道已经几年了。但直至我要离开茶市时,汤先生的茶堆未动,胡女士还在一旁等待。
   茶堆旁边就是烘干场。上百只篾笼排列整齐,形状像扣着的巨大斗笠,茶就覆在斗笠上,底下烧着木炭盆。据说用这种方式烘干的茶香。一般烘一斤茶收加工费七八毛,也就是两三元一屉,时间约半个小时。市场一边还有专供大单交易的烘干机,烧的是木柴。祁门县邮政速递物流代办就在市场里,茶叶经此运输到外地。也有小笔生意或个人、集体购买的,直接就将烘干后的茶在市场的各个茶叶经销店里转换成铁筒小包装。我们在的那一个星期,大棚里交易的都是绿茶,新鲜的高档红茶只有像“红饮国醉”这样的小店里经销。
   金东大市场一天中参与交易的人最多时有上万人。高高的棚顶上方悬挂着红底白字的巨型标语20多条:诸如“严禁欺行霸市、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禁止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掺杂使假、短斤少秤。”

祁红和“祁红鼻祖”
   除了金东大市场,祁门几乎村村都有茶叶加工作坊在忙碌。一些大的茶厂,一年四季都有精加工红茶的活干。我们进入华盛茶叶公司时,董事长汪腊梅正在车间里与两个工人一起干活,她非常麻利地给装起来的大麻袋扎口。因为正值采茶季,许多工人都请假回家了。这些祁门工夫红茶是准备运往浙江进行细包装,然后出口东欧。今春她接的这个订单有60吨。汪腊梅个子不高,敦实,梳着剪发头,性格爽朗,爱笑。她给我们示范了工夫红茶的关碓工序。她最早是做绿茶的,后来将已打出名气的华康茶业公司交给儿子经营,夫妻俩转行搞开祁红。不到三年,所生产的祁盛牌红茶已跃居全县红茶企业第二位,2010年产值达2000万。
   除了大企业,农村的茶作坊很多。茶农上午上山采茶,半下午回到村里,将鲜茶卖到作坊。小村庄至少有一个茶作坊,一般村庄都有两三家,四五家不等。这些作坊如果加工绿茶,就在当天的晚饭后开始,直到深夜结束。若是加工红茶,时间便要长一些,连发酵,要两三天时间。我们在的那十来天,许多村庄除了加工绿茶,也有加工红茶的。因为制作红茶工序多,费时长,所以价格比绿茶贵,一般成本价也要每斤400元以上。
    祁门县原是不产红茶的,只产安茶、青茶。
所谓祁红是祁门功夫红茶的简称。关于祁红创制,有两种说法。一是清光绪元年(1875),黟县人余干臣由福建罢官回籍,在至德县(今东至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效闽红试制红茶成功,次年又在祁门历口设分庄,精制红茶外销;另一说是贵溪人胡元龙在清光绪元年、二年,因绿茶销路不畅,遂设立日顺茶厂改制红茶。此二人均是祁红创始人。尤其是胡元龙,名气更大,被尊称为“祁红鼻祖”。1916年《农商公报》上刊载的“大清政事奏折”上说:“安徽改制红茶,权兴于祁、建(今东至县),而祁、建有红茶,实肇始于胡元龙。”祁红问世后,因暗合了天时地利人和,一炮打响,并很快远销国外,在那个时代的欧洲是象征一个人地位的符号。小仲马的《茶花女》中描写一个贵族的败落相时说:“你穷得连祁门红茶也拿不出来了。”
   胡元龙(1836~1924),字仰儒,祁门贵溪人。胡认为“书可读,官不可做”,于18岁辞去官职,转而从事实业。他一生热心公益事业,急公好义。光绪三十年(1904)胡元龙在平里创立梅南学校,开祁门办新学之先河。如今,他的故居仍有一部分留存。其中一处住着胡元龙的重孙女胡春娟一家。胡春娟今年62岁,老伴汪集成是上门女婿,今年65岁。胡春娟原在祁门的一家茶厂工作,退休后回到老家,每月获得低保90元。她说,他们家的茶山给了人不少,如今家里一年的茶叶收入2000来元。老两口十分老实憨厚。住着两小间木质祖屋,每间约10来平米,白天进屋找东西也需要打着手电。只见墙上糊着旧报纸,悬挂着一只吊钟。一张木板搭的床上挂着粗纱纹帐。一双凳子,一只火桶。另一间屋子里胡乱堆着瓮、柜、椅,因天花板漏雨,已无法住人。这是一个贫寒的家庭。往日的辉煌只能在小小天井铺的宽大石板和院门镶嵌着的绿色青石上窥视出一丝影子。
   街门旁边有一块灰牌子,上写:胡元龙故居,祁门县“百村千幢”工程保护单位。就在我们即将离开时,突然冲来一位中年妇女,她言辞激烈、愤愤不平,与胡春娟老两口的沉默木讷形成强烈反差。她埋怨老祖宗的房产被别人瓜分了,以至他们过得比别家还穷。据说,地方上已准备用20万元修缮胡元龙故居。
   贵溪村有1300多人,因一条细溪从村中流过而得名,如今细溪尤在。我们去的这段时间村里只做绿茶,红茶要等夏茶下来时才做。离贵溪村不远的原祁门茶厂的院子里,有一尊胡元龙的青石雕像。胡的形象出人意料,他圆圆胖胖的,像佛般一团和气,脑后梳着长辫,着团花马褂,手里拿着一盏茶。

老城
   祁门县现隶属黄山市,是历史上徽州的西大门。原为歙州黟县和饶州鄱阳(后为浮梁)二县地,唐永泰二年(766),设置祁门县。据《续文献通考》记载,“以其县东北有祁山,西南有阊门,乃合名祁门。”总面积2257平方公里,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包括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
      站在祁门县的凤凰山的文峰塔上,可俯瞰整个县城大景。呈弧形的阊江由东北向西南穿过县城。过去,阊江水路是祁门主要的向外通道,尤其成就了一代徽商。祁门的茶叶、瓷土、木材等特产通过阊江到达鄱阳湖,再转至长江,运往上海、两广等地,直至海外。如今,沿着阊江岸,不一会儿就会过一列火车,而正在建设的黄祁景高速公路将来更会让祁门的交通腾飞。
   阊江上并排着两座被人们称为阊江双虹的古石拱桥:平政桥和仁济桥,之间相距约半里,从一座桥的拱底可看到另一座桥身。早上六点多,河边就响起妇女们洗衣物敲出的木杵声。旧时,双桥一带为县城阊江水运码头所在,繁华热闹。
   以阊江为界,祁门人习惯称河内河外。县城的主体位于河内。在高楼之间,有一片高低错落的黑瓦建筑,便是幸存的老城区。它虽然陈旧,但市井气依然浓郁。其中位于敦仁里的洪家大屋(又称曾国藩行辕),尚存四组建筑,这些当年太平军和曾国藩湘军轮番驻扎过的建筑里,如今还住满了居民家户。我们穿过闹市区,拐进狭窄的里弄,见到一处门楼高耸的老式房屋。83岁的退休教师廖树葆和76岁的汪素青老两口住着其中的一间大房子。他们家比起隔壁那些人家显得整洁许多。两位老人和善,有问必答。而住在另一幢房子里的胡时运老先生就要倔得多,他开始拒绝做我们的摄影“模特”,后来我主动允诺回去后一定给他洗出照片寄来,他才同意了我们的要求。另一天,我一个人再次游走老城时,在街门口看到胡先生正烧着一壶热水。这次他没再回避我的镜头,还热情地指点给我看墙壁上“太平军的题字”。
   洪家大屋为清初洪姓茶商迁入时建。其平面布局、构架、木作、砖雕都独具匠心,为典型的清代徽派民居。目前所住的居民都是外姓人,洪家后代已移至别处。老城区东大街还有一处王家大屋,又名燕舍。为徽商王寿山五兄弟的故居。因悬挂有“燕舍”匾额而得名。外人进去,感觉众多的房屋就跟迷宫一样。现住着十来户王家后代,挤挤挨挨的,但相安和乐。
   在祁门籍的徽商里,“扬州二马”最为著名。离开祁门前,我们在晚餐上见到了马里千先生。他顶着光亮的头,幽默风趣,谈锋劲健。后经人介绍,才知他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扬州二马”的第七代,而洪家大屋的原主人是他岳父。他原是祁门县人大副主任,写得一手好书法。虽然他在席间随意说笑,但涉及到祖上,却掩不住郑重的骄傲神色。马曰琯(1687~1755)、马曰璐(1711~1799),两兄弟为祁门城里人,侨居扬州,经营盐业,为当地徽商巨富,捐资开扬州沟渠,造福一方,其慷慨好义的名声远播。他们在盐商之外,又是清代著名的藏书家和诗人,曾主持扬州诗坛数十年。雍正年间,马氏兄弟建造了一处园林,名为“街南书屋”,即今扬州名园“个园”。园内十二景,其中一处为“小玲珑山馆”,马氏兄弟在此广结天下文人名士。厉鹗、全祖望、郑板桥等均为其座上客。甚至有人说,如果没有马氏兄弟的豪爽资助,就不会有“扬州八怪”。据说,乾隆下江南时,每次都要到马氏园林里驻跸。乾隆三十八年(1772)开四库馆,马家捐赠藏书776种,占《四库全书》的五分之一还多。

马家可谓祁门籍徽商的杰出代表。
    祁门因为地理特点,从古至今就是多方文化交汇处,因而祁门人性格豪爽,包容大度。加之物产丰富,骨子里又透着一丝慵懒享受的特性。打听祁门人,他们常会兴奋地给你讲一个民间小故事,大体意思是:旧时祁门人哪天突然发现口袋里没钱了,拿把砍刀别在腰间上山就解决了。这指的是祁门人拥有山上丰富的木材库。另外体现优越感的还有这句老话:我只用这一小袋烟的东西,就能换回一大麻袋大米,着什么急。这是指祁门人拥有茶的财富。话虽这么说,但祁门县城给人的感觉还是闹嚷嚷的。显然它是一个迈着快步前进的小城。从我们居住的聚龙阁商务大酒店出来向左走,有个十字路口(过境路和文峰南路交叉),陈好穿着白色吊带睡裙侧卧着,一手撑床,一手搭在胯部,形成绝对优美的曲线。旁边有字:“皖宝床垫”中国驰名商标。好床垫,不变芯。她似乎在暗示你,将忠贞不二。底下是交通岗。各种机动车辆呼噜噜开过,丝啦啦驶来,不时有笛声鸣响。这个十字路口边上集中了祁门的一些主要部门。在祁门汽车站对面,是茶乡宾馆。有“祁眉”广告:钓鱼台国宾馆指定用茶。而路边一家小药店贴着一副对联:何愁店里药有尘,但愿世间人无病。大街上,时髦女郎比比皆是。相对躁动的县城,祁门的乡间却是密藏了许多生活气息浓郁的古村落。

目连戏与祁门文书
   在古徽州“一府六县”范围内,地面文物古迹多达5000余处,大部分散落在古村落中。它们相较徽州其他早开发的著名古村镇,要原汁原味得多,也安静得多。在这些地方,依旧能看得到农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村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和典故。那些被称作“水口”的高大古树群,仍然以枝繁叶茂的生命力保护着村庄。走进这些村庄,能感受到浸染在每一株草木和砖瓦里的神秘、厚重的古徽州文化。
    位于牯牛降山脚下的历溪村,山峦、溪流、古桥、民居、祠堂、庙宇、树林、田地等这些构成江南胜景的元素应有尽有。而在这些优美的风光中,历史文化的印迹也很明显。无水不成村,流过村庄的水叫舜溪,溪上有一座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的单拱石桥。溪水潺潺,多有圆形的巨石在水中,为此民间有美妙的神话传说,称这些圆石“赶猪石”,系赶着群猪行走的吕洞宾被观音点破后,猪们化的石。桥旁古树参天,为村里的一处水口林。在祁门,许多村庄在建立时都留有水口,即为挡风固沙、改善风水。而随着时光流逝,这些高大的树木业已成为一个村庄的保护神和一个村庄的神秘符号。
   在历溪村负责旅游工作的王钦煌指着一棵站得笔直,但已焦黄的苦槠树惋惜地说,看树干直径肯定有300岁,去年被雷劈了。这些古树最怕雷电。千百年来,历代宗族法规封禁,加之良好的生长环境,历溪村的水口林还存有五六片,有银杏、红楠、樟树、紫檀、紫藤、苦槠、豹皮樟等。其中一棵香樟树根植于五代后期,已有1300多年历史,堪称徽州香樟王;因枝丫伸展独特,形似佛掌,故又名“佛掌香樟”。王钦煌对家乡的这些树可谓熟读于心,在我们看来长得差不多、前边问了后边又混淆的树种,他只需瞥一眼,就能准确地报出树名。
历溪村200多户,800多人,百分之九十姓王。王钦煌得知我来自太原,姓王,便突然生出对故土亲人般的别样情谊。他说历溪的王姓,追根溯源,还是要推到太子晋王子乔那里。他向我打听晋祠的子乔祠,对远古共同的祖先充满崇敬向往。历溪王与祁门其他的王姓一样,同为新安琅琊王氏始祖璧公的后代。
祁门不仅是御医之乡,也是目连戏之乡。在我和王钦煌“攀亲”后,他通过努力帮我们联系到了村里演目连戏的老人,其中就有他的母亲。在民间有目连戏“出在环砂,编在清幽,打在栗木”的说法。因为目连戏的主人公傅相是环砂村人,而且戏中所叙述的故事与地点在环砂村及附近大部分都能得到印证。清幽(现叫清溪)村的郑之珍(1518~1594)则是编剧。栗木村的目连戏班曾经很活跃。“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见载于佛家经典,起源于西晋,唐代的《盂兰盆经》中也有记载,宋代有《目连救母》杂剧和敦煌《大目乾连冥间救母》的变文,但对社会影响不大。笃信佛教的郑之珍在这些杂剧、变文及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于1579年重新编写成了《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一经问世便在徽州各县风靡开来,后又随着徽商足迹传播到大半个中国,因而形成了一个单独的戏种目连戏,对其他地方剧种都有过积极深刻的影响。今京剧、徽剧、川剧、汉剧、婺剧、昆曲、黄梅戏、桂剧、湘剧尚保留着目连戏的《双下山》《王婆骂鸡》等部分折子戏。因而目连戏被称作戏曲的活化石。
目连戏演出场面浩大,传统目连戏的演出不分台上台下,不分白昼黑夜,高潮时甚至不分演员观众,唱、做、念、打齐全,鬼、神、人、畜皆有,气氛热烈。常常要连演三天三夜、五天五夜、七天七夜,甚至十天十夜。正规化的打目连在解放前兴盛,解放后就萎凋了。近些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抢救性地恢复了一些表演。历溪村的目连戏班算是演出比较多的。王钦煌的母亲王琪儿今年66岁,竟然有一头天然黑色的长发,在她梳头化妆时,我托着她那条沉甸甸的长辫子惊叹不已。她在戏里常扮演的是观音,那天她穿了一身白袍,束着腰,手拿拂尘,很有几分仙气。因为值茶季,忙,一共来了三个演员和一个剧务人员。扮演傅罗卜的叫王步和,70岁,他给自己的脸敷了一层白色,红嘴唇,挑着的担子一头是经,一头是母刘氏青提。他唱起来咿呀呀的,神情怪异。而73岁的王庆来扮演的是猿猴,所以他的妆很眼熟。管理服装道具的是65岁的王术成。老人们为了我们的拍摄,专门演了一段《傅罗卜挑经挑母》。他们的妆都是自己画的。表演是在舜溪桥上,斜阳下。在祁门,打目连一般都选在村庄的一块空地上搭台,只有环砂、清溪、栗木三个村可以在祠堂里。打目连在古代不仅仅是一种娱乐习俗,它又具有实效功能,每逢夏历闰年或遇重大事件,人们以此消灾纳吉。

我们在祁门县文化馆大楼里,意外地发现了“徽州文书展厅”。据工作人员讲,馆内现有文书一万余件。所陈列的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它们一件件被镶在玻璃框中悬挂于墙上。
徽州文书是徽州人为各自切身利益形成的原始凭据、字据、记录,它是徽州历史、文化、社会发展以及生产、劳动、商业、社会交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状况真实、具体的反映。其大规模的发现并获得确认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大量的文书契约、古籍被当作废纸卖到废品收购站,引起时任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的注意和重视,立即派人到祁门收购。到目前为止,已收集到数十万份,上至宋代,下到民国,跨越近千年历史。可谓一部细节生动的封建社会大写真集。被誉为20世纪继甲骨文、汉晋简帛、敦煌文书、明清大内档案之后,中国历史文化上的第五大发现。
由于徽州文书的发现,一门新学科“徽学”诞生。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徽学与藏学、敦煌学并称中国三大显学。藏学是区域文化,敦煌学属断代史文化,而徽学是中华主流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其价值无可替代。
在徽州文书中,祁门文书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唯一一份徽州文书,就出自祁门县乔山,属明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徽学研究巨著《徽州千年契约文书》,祁门文书占有七成。徽州文书已知最早的是北京图书馆收藏的《南宋嘉定八年(1215)祁门县吴拱卖山地契》。这些文书是徽州地区尤其是祁门县近千年来乡村社会变迁的历史见证。形形色色的徽州文书,就就样以鲜活的民间细节,本真地记录了历史,形成问鼎庙堂之学的建构。目前,徽州文书正在积极申报“世界记忆工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祁门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