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知名导游 发表于 2016-9-26 11:27:54

上海至黄山万字游记

6月14日。夜,9点22分,火车站地铁出口。托峰会的福,广大繁忙的上海劳动人民又有了外出散心的机会。对于尚处于社会中下层的me来说,终于也有了边拿工资边圆黄山梦的时候啦,虽然前提是坐12个小时的硬座火车。

10点,坐在了即将陪伴半天的硬座。整个车厢只有两个词:上海plus黄山,不禁让我想起来了12号晚上在吴江路甜蜜蜜边吃晚饭边研究前辈们的黄山游记的时候隔壁座的两个小姑娘也在边吃晚饭边研究游记的事~喘口气~再加上此时此刻的火爆现场,我对黄山的希望和憧憬是与秒俱增,好歹人家也是“黄山归来不看岳”,相信徐霞客同志不会和我们打哈哈的~

外篇之12个小时的火车,领导发言稿型。同志们,冒号(重读,音调上扬),虽然这次要求大家坐(重读)12(重读)个小时(重读,音调上扬)的火车去黄山,是件非常艰巨,非常辛苦的,但是,总体上来看,我们还是非常圆满非常成功的完成了广大人民群众交给我们的任务,具体的成绩我就不多提了,主要讲一下存在的几个不足之处。首先是坐在我们右手边的胖阿姨,睡觉的时候不能保证端正的姿势,总是一次又一次的倒向身边的同志,虽然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但是,不熟悉的人我们的肩膀一般还是不借的。何况,打篮球的同志们都应该知道,我们是有圆柱体原则和垂直原则的,我们是不能侵占他人所占有的地面空间和当他在此空间内垂直跳起时的上方空间的。啊,不好意思,扯远了扯远了。其次,重点要指出的是,我们2点钟方向的两位精力充沛的热血青年。虽然12个小时不是特别的长,但是你们还唧唧歪歪的讨论了各种人生爱情问题,而且是在大家都昏昏欲睡的情况下,这12个小时的折磨啊,惨不忍睹!!!更可恶的是,其中一位还是导游(他自己说的),一名导游同志不介绍黄山景色也就罢了,你也好好休息你的嗓子啊,居然还谈了三四个小时恋爱史。欺负我只学过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中国史、世界史,就是没学过恋爱史对吧,小样,找抽啊~对这种恶劣的破坏团结的行为,我们对面的一对情侣也做出了相应的反应。在天亮的时候,那位男同志的眼神已经十分的迷离和迷茫了,万幸的是,那位女同志还是睡的很不错的,从一方面也证明了女性比男性长寿是有科学道理的。综上所述,下次,我们坐10个小时以上的硬座火车时,请各位带好各类耳塞,推荐棉花球~

又是一个10点,2006年6月15日,上午。终于到达黄山——市了,一个离黄山还有近80公里的地方。由于在上海不能直接买到返程票,所以,一下火车我们就直扑售票大厅。结果在经历的20分钟的排队后,还是只买到了12个小时的硬座,这叫一个伤心,一想起那两位热血青年,我就觉得背后嘛凉嘛凉的。Tip:大家以后最好通过旅行社定好来回的卧铺票,越早越好,上海到黄山的火车不多。据说呢,从上海到杭州再到黄山也是一个不错选择,比较节约时间,现在也在修高速,比较适合有四个轮子的朋友,两个人骑两辆自行车除外。

买完车票出来,没有预期的见到hs168的工作人员,倒是小贩一个接一个,个人建议,除了一次性雨衣其他也没什么需要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的hs168工作人员把我们带到了火车站旁边的一个酒店的大堂,确认了定好的房间,以及去第二天去黄山的车票(RMB20/人)。之后,hs168还很善良的打了个车送我们去酒店。Tip:对于当天不直接登山的朋友,酒店可以选择在市区,或者在黄山脚下,价格差不是很多。我们当天住在了市区,一个价廉物美酒店——假日快捷,值得推荐。

3分钟,我们就从火车站到了酒店,放下行李,洗了个热水澡,换身干净衣服。由于同伴突发感冒,我们取消了宏村之行。去了市区的“程氏三宅”(门票RMB30)。作为徽派建筑的代表,三座古老的民宅,隐在市区的南部,最古老的一座已是明初兴建的,除了白色的马头墙整个建筑全部是由木头建造的。在热心的讲解员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明朝时,商人社会地位底下,即使很富有也不能兴建豪宅,因为宅子的规格是要和主人的社会地位对应的。所以在并不是很大的宅子,我们看到了精致的木雕、石雕和砖雕,每个细节上也体现出了商人的富有。遗憾的是,三宅中的一座在维修,没能一探究竟。作为补偿,讲解员把我们领上了一座宅子的二楼。沿着略显陡峭的木楼梯,踩着狭窄的楼梯台阶,耳朵里传来了吱吱呀呀的声音,脑子浮现的是小家碧玉一手提着裙摆一手扶着丫鬟走出闺房的样子。突然之间,古老的宅子好像穿越了600多年的时空,回到了它风华正茂的年代,一切都显得那么美轮美奂。慢慢的走上了二楼,面对脚下承载了几百年历史的木制地板,我们自然的变得轻手轻脚。整个二楼除了小姐的闺房,其他也多是小姐平日里活动的地方,只有中堂偶尔也会作为家族会议的场所。二楼正对天井的窗下,是一条长长的木凳,这就是传说中的“美人靠”,相传得名于美丽的小姐常常坐在木凳上,倚着栏杆绣花吧,也正应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红”。

一个多小时的参观很快结束了,天色也不早了,应该也是屯溪老街开始热闹的时候了。屯溪老街起于宋代,明清时期发展成为徽州物资集散中心。如今仍然保存完好,店铺鳞次栉比,多为双层砖木结构,清一色的徽派建筑风格。走在老街大块条石铺成的路面上,欣赏着古建筑的神韵,“祁红”、“屯绿”、“徽墨”、“歙砚”各类特产琳琅满目、“徽州四雕”及徽派国画、版画、碑帖、金石、盆景、根雕更是随处可见。还可以去“同德仁”、“同和”、“程德馨”这些百年老字号参观一下。不过也许老街的商家们不太欢迎我们这类游客,只是拿着相机走着拍着,唉,就是不买东西。其实我们还是想买的啊,只是明天要登黄山,总不能背几块歙砚去爬山吧,我还没那么悠闲。不过最后我们还是买了一根手杖的~


轻轻松松的走完老街,该准备重头戏了。我们去了市区的家得利超市,好歹人家也是黄山导游图上的名牌商家。当然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比较大啦,比较能买到自己熟悉的东西。,特别提出,对上山所需的各类食物及饮料要做周全的准备,对每个人的需求必须调查清楚,最好背上山的每样东西都要发挥作用。背多了,自己要受累,背少了,自己要多花钱,都不好啊。在此,我以我自己作为反面教材,我明显高估了同伴对食物的要求,大大的低估她对水的需求,结果导致我们在山上浪费了部分干粮,也不得不“高价”购水啊,这是后话了,不提也罢。回到酒店,整理背包,干粮若干,水共计:1.5L矿泉水×1、佳得乐600ML×2、盐汽水600ML×2,茶研工坊500ML×2。世界杯也不看了,睡觉~


2006年6月16日,凌晨5点,起床。6点,准时坐上了去黄山的中巴,来酒店门口接的,很方便。上车时已经没什么空座了,我们就直冲最后一排了,坐在旁边的还是两位老外。对我们的司机同志,我表示百分的敬佩。在蜿蜒的山路上,他仍然坚持高速行驶,以熟练的驾驶技巧,不断的超车,变道,急转弯等等。直接导致我在车上吃早饭的计划被迫延长半个小时,不得不空出手来稳住自己啊,要不然以后大概都得没早饭吃了。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窗外的风景实在太漂亮了,青山绿水,一个个小村落散落在山间,白墙黑瓦的徽派民居显得那么的安静,此情此景,完全让你忘记了城市的繁忙和喧嚣,久违的那种平和的心境又回来了。身边的老外更是不断举起手里的相机,虽然听不懂他们说什么,相信也是赞叹之词吧~


7点25分,黄山大门。中巴已经不能向上开了,得换出租车(RMB10/人)。这时,预料之外的发生了,老外好像是用中文问了我一句“到了?”,因为这位仁兄说的实在不标准。幸亏英语还是通用的,原来这两位来自秘鲁,是西班牙裔,之前我们听不懂的就是西班牙语。这位仁兄还是律师,双硕士学位,牛人一个啊~这是他们第一次来中国旅行。我们原来计划是在火车上找几个上海朋友一起游黄山,没想到却找到了一对老外,神奇啊神奇。于是乎,我们就发扬了伟大中国人民善良好客的品格,和他们结伴游黄山了。


索道从慈光阁站到玉屏站,不推荐走上去,因为沿途风景实在一般般,之后详说。也有朋友说后山步行上山风景不错,算是另一个建议了。出了索道站,我们直接向迎客松走去,谁让它名气这么大呢。沿着架在悬崖上的栈道,左手是山,右手就是悬崖,放眼望去,整个前山已经笼罩云雾之间。没多久就到了迎客松,半路还能看到它的兄弟送客送的。虽然要排队拍照,冲着迎客松,排就排吧。在这样的时间我们还等了20分钟,正不知道五一、十一的时候要排多久。Tip:要爬天都峰可以从迎客松直接向东走,很快就到。因为我们要先把行李放到西海宾馆,如果背着这么重的背包爬上天都绝顶外加号称最险之处的鲫鱼背,好歹我还没这么莽。我们一行就直接向光明顶进发了。途经莲花峰,莲蕊峰,看过孔雀戏莲花,走过蛇龟二石,经百步云梯下。来到一处景点,就听到身边的导游们在介绍对面山上的“鳌鱼吃螺丝”、“猪八戒照镜子”等等,说实话,我看了半天,也只是觉得似像非像,看看也就过了。


面对一线天和鳌鱼洞的选择时,我们还是选择了一线天,其中含义就不用我详细解释了,地球人都知道啊。经过鳌鱼峰,很快就道海心亭。一个石桌,四个石凳,加上又是下午一点,正是午餐的绝佳之处啊。(女主角简述)原来老外的中饭也很简单,蒙牛酸奶+黄油面包+冷的中式馒头(个人感觉无法接受啊),可怜的我由于生病原因胃口极其不佳,只能眼看着三位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各自午餐,两位都不愧为好学的硕士研究生,时不时地问一句delicious,chicken,bread,etc中文发音怎么发,为了照顾同伴能够顺利进食,我只能用极具磁性的声音伊里哇啦的教他们读,想想也是,一个早上相伴我的除了水就是纸巾了,当然后来为了保证下午能够顺利爬上光明顶,我还是勉强吃了三个鸡中翅。在海心亭附近就有一个叫天海的餐厅,有米的朋友可以选择。Tip:厕所也在附近。


吃完午饭,下一个目标:光明顶。光明顶1840米,仅比最高莲花峰低24米,峰顶十分开阔,四下里看看,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再下来就赶去飞来石了,没什么其他理由,就是去摸摸它,怎么摸就看各人爱好了啊。至于含义就不向外国朋友解释了,一路的翻译已经让我头昏了。(女主角简述)突然想起,哎,早在出发之前还在开玩笑说要不要带本高口的书用在火车上催催眠,原来小女子真有未卜先知的本领啊~~~~(自夸一下)走到飞来石的时候已经有点七晕八素了,压根没想起摸石头这一查,结果只瞧见某男生兴高采烈一个箭步冲上飞来石,一边憧憬着一边嘴里念叨着。。。。。。然后得意地靠着石头拍了得意之作,怪只怪石头太大,手臂太短,否则估计某人要双手抱石了。我还特意提醒了同伴,结果某人上去兴致高昂的拍了照片就下来了。(至于提醒这回事,我是压根没听见,估计我不像有些同志心里念叨着这个已经好多次了吧,不能怪人家啊,好歹也是热血青年,理解万岁理解万岁啊~~~)也是我的疏忽啊,怎么就没有再提醒一声呢。结果离开飞来石之后,就有一个人问我:“黄山什么东西要摸四下的啊?”我差点当场从黄山上摔下去,这叫一个昏啊。过时不候啦,下次再摸吧。


又走了一段比较平坦的路,见识了一个不错的风景。因为多云,又是阴天,黄山上云雾特别多。之前就有山峰忽隐忽现奇景了。这时走在山路上,左手靠悬崖的一边雾气朦朦,若隐若现;右手靠树林的一边却是绿色葱葱,一览无遗。不多久,就到了西海宾馆,寄存好行李。我们就向白鹅岭走去,先送两位外国朋友下山。Tip:索道四点半就结束了。沿途就看看团结松,连理松,直到白鹅岭索道站。该送我们的外国朋友下山了。虽然只有短短一天的时间,虽然大家都在用第二语言交流,但一路走来,谈笑之间,这一天还是很开心的。合影之后,我习惯性的准备握手再见,那位外国仁兄还是来了个大大hug,南美人,就是热情啊。(哈哈,最主要是仁兄大大的HUG让人有点。。。。如果换了是旁边那位美女,估计会改说南美人就是好呀,偶就是喜欢热情的南美人)

就在这时,久违的太阳出来了,一阵清风吹过,天上的云雾散开了。柔和的阳光下,蔚蓝的天空显得格外高远,点缀上朵朵白云,衬托以郁郁葱葱的山岭,再呼吸着清新而略带湿气的空气,实在是人间仙境。站在白鹅岭站的平台上,我们拍下了这次黄山之行最好的一张照片。又是一阵风吹过,刚刚还近在咫尺的山峰瞬间被云雾笼罩的严严实实,眼前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成为了雾的世界。你能清晰的感觉到,微风带着云雾从你的身边经过,也就有了一种琼楼玉宇的境界。我们买了水电筒,两节备用电池,在白鹅岭休息了蛮长时间,(此时已用掉大半筒纸巾,顺便表扬一下黄山的环卫工作,隔三步五步就有一垃圾筒,充分感受到它的价值啊)



女生简述:

经过长达半小时的休息后,我们决定在白鹅岭附近的景点(连理松,竖琴松,笔架峰,梦笔生花,始信峰等)转悠转悠,一过了五点山上的人明显少下来了,路过一不知名的宾馆时只听导游按着喊着号码,天啊,已经喊到50几号了,这个团够可以的。经过一段山路后又碰到一群人,原来是香港中老年团体,叔叔阿姨们明显个个很在状态,各式POSE一一呈现,再想想同样年纪俺们的爸爸妈妈,哪里来的那么花哨啊,耳边时不时的来一句:得母得啊,里都,国国,嘿啦。。。。。这还要感谢港资公司的好处啊。有些扯远了,傍晚的黄山依旧是那么的漂亮,云雾缠绕于山中,人置身于云雾中,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在山脉峡谷之间,是在山中,在云中,还是在画中?答案已不重要,幸福地去享受这一切的一切是最最重要的。如果时间在这一刻能够停下就好了,让我们这些都市人远离烦恼,抛弃喧嚣,回到最自然本色的状态中去。游完东北面的一片山群及名松后,分岔口显示去狮子峰200米回西海1.5公里,于是乎,在经历了猴子观海,清凉台等高处爬山后又一次挑战了生病的自己,改道前往狮子峰。沐浴在夕阳下的后山显得特别安静,天也渐渐转凉了,虽说两条腿已有些不听使唤,可是想想山顶美景,挑战自己体能就当减肥吧。狮子峰果然值得我下的这个决心,站在山顶上向北边望去,“一览众山小”深刻领悟。下狮子峰的时候天已全黑了,想想也是,都7:30了,本来还担心手电筒质量问题,结果走在山路上倒还是不错,就这样8:00才正式吃上晚饭,大概一天太累了,这时候的我觉得有些许饿了,第一次摸着黑打着电筒坐在宾馆外的小石桌上吃饭,别有一翻风味。


黄山宾馆的一大特色就是热水供应至晚上10点,为避免洗冷水澡也为了第二天的日出,晚上10:30就睡觉了,(阿根廷那场6:0大比分赢塞黑的比赛都没看,结果还是在晚上迷迷糊糊状态下收到朋友11:30短消息后才知道,顺便提一下手机消息声响时我还以为闹钟响呢,差别从床上跳起来,再一看原来才11:30),大概是认床的缘故,尽管身心疲惫可就是怎么也睡不踏实,没到3:45我就已经蹑手蹑脚从上铺爬了下来,为不打扰其他女生们的美梦,我只能借着手机的微弱灯光及洗手间的灯光快速洗漱完毕,尽管如此,上丹霞峰时已过4:30,此时山上已站满了观日出的人,天边虽有一道红霞出现,云层实在太厚导致无缘黄山日出美景啊,算了,相机里留下的也只有曙光的照片当补偿了。顺便将带着的早饭在丹霞峰上解决了,虽然条件是差了点,但好歹也有美景相伴,怎么说也算是“山顶观景早餐”,要知道在上海这样的VIEW吃一顿可不便宜啊,(不知道为什么,丹霞峰上的苍蝇特别多,以至于我们只能站着将早饭吃完)吃完早餐沿着原路回西海,想拿点水、干粮等用以游览西海大峪谷和天都峰,结果研究下来,原来多走一段冤枉路,没办法就当早上体力好多锻炼一下。


花了20分钟我们就到了有名的西海大峡谷景区,大概是因为肩上少了登山包的重量,前进的速度明显比昨天快了很多。所以10分钟后我们已从排云楼走进了大峡谷的第一个分岔口,早上游西海大峡谷果然是个明智的选择(当然这个决定是我做的),眺望整个峡谷前后500米完全没有人,仿佛整个峡谷此刻只属于我(白日梦一下)我们匀速前进着,当然时不时地被山中景色所吸引,摆个POSE来张照片时间也就这样一点点地过去了,路上碰到一群也和我们一样早上游大峡谷的TX们,只是他们仗着人多,在整个山谷里大声说话,笑声荡漾也就算了,竟然不自觉地在峡谷中高歌N多曲,大哥啊,别走音呢~~~为了摆脱噪音,我们加快速度全速前进,当然美景也是不能错过的(黄山里的指示牌示意A到B景点的公里数据我们后来估计大概是点到点的直线距离,而并非我们所走路程的距离),3.5公里能够到达步仙桥,我想我们大概走了N多个3.5公里了,原来在峡谷间的路都是从这个直上直下的石阶路,从这个山峰去那个山峰看看就在眼前走走可是累人啊,途中还碰到一对中老年夫妇,跑上来的第一句是:CANUSPEAKENGLISH?这不是中国人的FACE嘛,原来是东南亚居民,一段指路后夫妇俩大概以我们1.2倍的速度前行,以至于后来我们再也没赶上这对夫妇,倒是后面的青年大部队一路上唱着(也不知道如何定义他的歌)几次与我们相遇。在经历了3个多小时“上上下下,来来回回穿梭于峡谷之间的石阶”之后,我们终于到了有名的景点---步仙桥,说实话风景并没有想象中的好,但是好不容易来到这总留个念吧,咔咔拍下几张照片算是对得起自己了,由于今天行程安排的特点紧也没在步仙桥多停留就往下一个目的地出发了。Tip:西海大峡谷由于是新开发的景点所以没有任何的商店,换言之一定要带足水资源。


走出西海大峡谷时已经11点了,由于水资源缺乏我们不得不在黄山上高价购水三瓶,顺便在其酒店大堂里稍作休息,结果当服务员小姐知道我们从西海大峡谷回来待会还要去天都峰时不禁惊讶我们的体力,当我们把原计划(从西海大峡谷直接去天都峰,再回西海拿行李回去)告诉她时,她强烈建议这样会多走很多路,于是我们改变计划先回西海拿行李,背着包上天都峰(由于天都峰向来以险而著称),看来背包上天都是注定的了,既然如此我们只能加快脚步赶回西海,途经飞来石,光明顶(回西海必经之路,海拔1824米),团结松等景点,下山时索性采用一路小跑形式,到达西海时正好12点,比酒店服务员告诉我们的预计行程时间还缩短了10分钟,拿着包赶紧将所有吃的都一一摊在桌上,所有占份量的东西(比如:龟笭膏,火腿肠)先吃,然后将包中的1.5升水分别装入两个小瓶中,什么面包等干粮也只能不要了,七七八八整理好后再加上吃饭休息时间,不知不觉已经1点了,据酒店工作人员介绍从西海(后山)前往天都峰(前山,迎客松附近)路程大至3小时左右,妈呀,这样我们到达天都峰不是就要4点多了,不管了,难得天都峰开,去是肯定的了,谁叫我这人那么执着呢。西海出来必须途经的地方---光明顶,这已经是我们两天来三上光明顶了,面对这第二海拔高度,咬咬牙只能上了,爬上光明顶,走上百步云梯,穿过鳌鱼洞,又经过无数昨天参观过的景点,(下山基本上采用小跑形式)终于在2:45就到达了玉屏楼,从玉屏楼下再往迎客松就可以到达梦寐以求的天都峰了,从迎客松往天都峰的路虽不长,可还是要经过上上下下的石阶路,对于本来体力已经透支很厉害的我们来讲,衣服早就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今天的太阳特别的火辣,帽子太阳镜一一带上,被嘲笑是黑社会成员),此时的我已顾不上什么淑女形象问题了,头发盘起,帽沿压低,大框墨镜也没几个人能看清楚。


3:25分钟我们来到了天都峰的脚下,哈哈,比酒店的工作人员预计的时间早了35分钟,此时肩上的负重已没什么感觉了,只看见呈75度左右的陡峭狭窄的山路上不断有游客下山,我们稍作休息,补充点食物3:50准时向天都进军,我们上山的时候只见有三,五游客下山,却未见有兄弟姐妹上山,当我们爬至半山腰时,发现山下有一对情侣正往山上走,原来有比我们还猛的人啊,天都峰的险是大家都知道的,上山的石阶路又窄又陡,每上一个台阶都得抓住旁边的绳索,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啊,至少面对有危险性的活动,安全还是要注意地~~~~快要到达山顶处,看见了传说中的“鲫鱼背”,这可不是一般的险啊,两边呈90度的悬崖,中间只有能容得下一人通过的小路(据介绍原来此路宽只有1米,长10几米),两旁也只能两根绳索能帮助游人通过,怪不得古有诗赞曰:“任他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于是我们在天桥(通往的鲫鱼背的路)脚下做了一明智的决定,将登山包放置在天桥脚下,轻松攀登鲫鱼背,终于在40分钟后我们登上了“天都绝顶”,我想对于真正的登山爱好都来说这才算是真正的登山,四周云雾缭绕,蓝天白云,登上山顶时的这一刻所带给我们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已无语言表,而此刻的我也早已忘了腿酸重感冒,尽管同伴一再提醒我注意安全,可我还是大胆地走向悬崖边的“天都绝顶----海拔1810米”标牌处,来了张笑得幸福像花儿一样的照片。如果说两天来最有成就感最快乐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就是当我站在天都峰顶上的那一刻,不禁想起我妈常和我说的那句话“人的潜能无限大”的确,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挑战了自己的极限,不为别的只为了一个目标,或许也正映衬了我执着的性格,只要是认定的事就一定会去做。(其实在赶往天都峰的途中由于走的太快右脚不幸扭了一下,当时同伴就说要么不要去爬天都峰了,可我也觉得既然来了,也下定决心了,就应该坚持到底。)在山顶停留了一段时间(大概20分钟)后我们决定原路返回,主要是因为原路离下山路近而且直线距离短,(小插曲:下天桥的时候遇见一位上海来的老伯伯,手握一小毛巾,不带任何水粮,因为在此前这位老伯伯还夸我在从迎客松来天都峰的一段下山路上走得飞快呢,当时由于赶时间也没多留意,但现在看到老伯伯一把年纪仍不畏艰险,不禁让年轻的我们顿感佩服),下山时我觉得两条腿根本不听自己使唤,本还自豪地觉得下山一向是我的强项,哪知道每下一步时我都紧紧地扶着旁边的绳索,不让自己有半点闪失,谁让这个坡度实在太陡了呢。Tip:再一次表扬下黄山的环卫工作,就是在那么险的山峰上,垃圾筒仍随处可见而且清洁干净,真不愧为黄山啊~~~


终于在近6点时分重新回到的天都峰的脚下,山上的游客也明显少了许多,整整行囊,又买了瓶水准备下山,据说从山上爬上玉屏索道需要2.5---3小时,可现在已天色不早,我们只能用毅力抬着自己的腿直奔山脚下,虽说是下山可下得一点都不轻松,每下一步时腿都不自觉地颤抖着,下山的路也不完全是往下走的,居然还有上上下下的山路,而我只有一个信念下山,打车回市区,吃顿好的回上海。在下山的时候我们碰到一对情侣今天晚上也回上海,这样正好,大家可以SHARE车费(包车费用150元---200元),历经1.5小时下山路程时,这时天色已完全暗了,到达索道入口处已经7:45了,还算碰到一个很不错的司机师傅,虽然从玉屏索道入口送到山脚下收了我们五十元(4人,来的时候是10元/人),但是师傅很热情又帮我们找了个出租车司机(才100元)从山脚下送回市区(有80公里的路呢)。在后面的那辆车上我已经迷迷糊糊睡着了,只听着坐前排的那位和我们同行的男士一个劲地和师傅说开慢点开慢点,哪有人在盘山公路上只开60码的啊,更何况人家师傅都说天天都要走这条路好几遍,不开路灯都能看开的很稳,这位仁兄可不能按着自己在上海开车只开50码的要求来啊,况且我们还要赶晚上10:30的火车呢,醒过来的时候已经到市区了,司机师傅很热情,听说我们要去胡氏徽菜馆就说先送我们过去,再送他们回火车站,真是好人啊,结果还没到目的地,前排那位老兄就很不客气地对我们说“你们给我75元,拿张100的给我,我正好找你们25元”,特别是我们表明有零钱后,那位老兄还在念叨着他的找零。也不管他那么多了,到了目的地,给了他钱,拎了我们包就直冲进饭店吃饭。


进了饭店,赶紧将自己简单梳洗一下,点了第一天来吃的几个菜,人家是无肉不欢,我是无蔬不欢啊,除了换了一个荤菜,其余的都一样,特别是吃到蔬菜的第一口,顿时明白一个道理“原来幸福可以很简单”味道嘛肯定是相当的不错,否则也不会三天里的两顿正餐都在这里解决。隆重推荐的,菜量很大,价格嘛也不算太贵,(个人觉得,人均45—50元之间吧)。美美地吃上一顿后,已经10:10了,黄山之行也要结束了,带着我所有的不舍要离开黄山这个漂亮的地方了,打了个车10:15分就到达了火车站,这个世界真的是小啊,居然碰见了和我们来的火车上一路的对面那对情侣,上海至黄山的火车上,我们上黄山的第一天路上,现在回上海的火车站里,真是巧啊,只是他们比我们幸福,来的时候就买了卧铺,我们就只能祈祷三天前的历史不要重演啊~~~~


顺利的再次坐上硬座。明显黄山把大家的体力都消耗殆尽了,对面的男生一上车就趴着开始睡觉。倒是身边的一位老伯精神很好的在找话说,一会问对面的一对都玩了什么地方,一会又谈起自己的宏村之行,一会又问我们什么时候上山的。在大家有一句没一句陪聊了10分钟之后,其他人都去和周公聊天了。只见老伯一人寂寞的看着自己的茶杯,唉,众人皆睡他独醒啊!没坚持5分钟,我也去参加周公的茶话会了。就这么睡睡醒醒,醒醒睡睡,也过了蛮长时间。就在这半睡半醒之间,潜意识里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就努力的睁开了一下眼睛。只见一个庞大的包裹悬在我们头上。再向旁边一看,一位大叔正努力的小心翼翼的踮着脚尖想把行李放上行李架。性命关天啊,我马上清醒了过来,腾的一下站起来,举起那个包裹就塞进了行李架,一身冷汗~正准备接着继续睡呢,这才发现恶梦刚刚开始。也许车厢太挤,也许空调太冷,也许太饿,也许他就是不爽,这位大叔的家属的手里的小孩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般的号哭。这个哭声啊,让我只能睁着极度疲劳的双眼,无助的望着窗外,从天黑到天亮,从安徽到上海。我只能痛下决心,下次去黄山,怎么着我也得买卧铺票~~~对了,重点的重点,我还会再去黄山的,大约在冬季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至黄山万字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