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着地瓜数星星 发表于 2018-1-25 14:42:15

汪口村,一汪清水聚起的古商埠

据《永川俞氏宗谱载》,歙县簧墩俞昌迁婺源的第九代孙,宋代朝议大夫(正三品)俞杲于宋大观三年(1110),由附近陈平坞(已废),迁到今汪口村后的郑婆坞(现俞林标宅前),再由郑婆坞逐渐向河边扩展。因这前碧水汪,故名"汪口"。始迁者为期后裔如水绵长,又名"永川"。从此,汪口人在这里耕读并举,儒商结合,繁衍生息。
江湾水与段莘水在村南汇合。明净如练的河水由于村对岸葱郁的向山的阻拦而呈"U"形弯曲,形成村前一条"腰带水"的三面环水的半岛。自南向北,向山--段莘水--官路正街商市--村庄民居依次形成了汪口"山--水--市--居"的村落整体形态。


村中东西向的主街道--官路正街,全长670米,青石板铺地,商铺夹道。
汪口村为徽州府城陆路经婺源至江西饶州的必经之地,又系婺源县城连通东北乡水路,货运到乐平、鄱阳、九江等处之码头。明清时期,这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景象繁华。虽经千载沧桑,但留下的历史遗迹诸多。
"徽商"为汪口古村落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使这个古村落成为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徽商"留下的遗迹,汪口村依托水路交通有利条件发育成为一个因水兴商,以街为市的"商埠名村",在为数不多的皖南徽州商业交通型古村落中,具有独特的典型意义。
独特的建筑风格、高超的建筑技艺、极高的文化品位,使汪口古村落成为中国古代民间建筑杰作的博览园。汪口古村落清一色的徽派建筑,统一规整,墙连瓦望,蔚为壮观。外部表现为粉墙黛瓦、飞檐戗角;内部表现为四水归堂,木质构架;装饰上表现为"三雕"精美;布局上表现为规整灵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汪口村,一汪清水聚起的古商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