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 发表于 2018-1-21 20:45:46

目连戏 | 罕见的徽州戏曲活化石


徽州当地最有特色的戏种,当数祁门目连戏。
它有着精彩的剧情,以明中叶流行于徽州一带的“徽池雅调”,即徽州腔、青阳腔为基本唱腔,并穿插了筋斗、蹬坛、跳索、窜火等杂技表演,精彩刺激,一经搬上舞台,便受到大众欢迎。
今天在线君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近祁门目连戏,感受这寓教于乐的的徽州古戏。


曲音之中见真情
在徽州祁门曾流传一个宣扬佛理的故事——“萝卜救母”,百姓们口口相传,耳熟能详。
直至明代,祁门清溪一名笃信佛教的戏剧家——郑之珍想要借助戏曲力量,劝人积德行善。他在一些杂剧、变文、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于1579年创作了《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
劝善戏文中所宣传的孝、忠、义主要通过描写傅相一家人的命运传达出来:
傅萝卜(儿子)被洪水冲走,致使其父傅相郁郁而终。因傅相一生斋僧斋道、施舍穷人,死后得以升入天堂;可其妻刘氏不明天机,一气之下做出对神明不敬的事情,被打入地狱,受尽苦难;傅萝卜幸得相救,出家得道,法号目连。为行孝道前往地府寻母,寻遍阴曹十殿,历尽艰险,最终感动神明,救母脱离地狱。


因为戏文前身是一个民间故事传说,其中所宣传的精神被社会所认同,加上唱白朴实,广用民间土语、谚语,受到百姓欢迎,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祁门目连戏。
它从历史中走来
因为目连戏的故事是以祁门环砂为原点,由清溪人郑之珍整合撰写,栗木村最早搬上戏台表演。在祁门有着“出在环砂、编在清溪、打在栗木”的说法。


清乾隆以后,徽戏日新月著,清末民初流布在徽州各县的六十多个徽戏班社,也大多搬演目连戏。
乾隆年间,戏曲家张照参考郑之珍的原著,编撰宫廷大戏《劝善全科》,共240出,连演10天。后期随着佛教的传播,目连戏甚至远传到东南沿海及川滇等地。

今天徽剧、川剧、汉剧、婺剧、昆曲、黄梅戏、桂剧、湘剧尚保留目连戏中的《双下山》、《老背少》等折子戏。


古调声声永流传
《劝善戏文》中,郑之珍不仅灌入了儒家精神,在大力弘扬故事原有“孝”的理念同时,还以大量篇幅渲染了佛教的“因果轮回”和道教的“阴阳”、“天命”等观念。
目连戏可以说是将儒、道、释三教合一,人、鬼、神三界相通。其内容相当庞杂,几乎囊括了当时传统社会所倡导的全部意识形态。


在艺术形式上,目连戏演出时,有角色行当、唱做念打,包含各种杂技、歌舞、百戏,以及大量的民间风俗,并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矛盾冲突的安排,具有结构艺术的整体性,堪称我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事物不断出现,很多传统文化艺术都在面临着传承困境,祁门目连戏也不例外。民间艺人日渐老迈,愿意随其学艺的人更是少之甚微,祁门目连戏颇有式微之势。

祁门目连戏沿袭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作为徽州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线君认为像这样一份徽州乃至全中国珍贵的历史遗产不能就这么消失,作为徽州的一份子应该保护和传承,在我们这里继续让它们发光发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目连戏 | 罕见的徽州戏曲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