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知名导游 发表于 2016-9-20 19:01:46

何谓“山越之秋——赶野猪”


近年来,应旅游宣传、文化传承需求,黟县文化人士推出一项民俗节目,名曰“山越之秋—赶野猪”,何谓之,作以下解读。

山越,汉末三国时期分布于江南部分山区古越族后裔的通称,是秦汉之交百越(粤)的一支后裔。

由于秦汉以来长期民族融合的结果,山越已与汉人区别不大,其中甚至还包括一些因逃避政府赋役而入山的汉人。虽然已不见“被发文身”,“断发”习俗也以“椎髻”所代替,但仍然操着汉人所不能懂的像鸟声一样的语言。山越虽以种族作称谓,但实际上是居于江南山地的部落土著,故亦称“山民”。

两汉时的黟县(当时黟县疆域较今天要大得多)原住民即为山越之后,他们以农业为主,种植谷物;山出铜铁,自铸兵甲。他们大分散、小聚居,好习武,以山险为依托,组成武装集团,其首领称“帅”,对抗封建中央政权,处于半独立的状态。为此,江东吴孙权与山越进行了十年之久的战争。当时,黟县宗帅陈仆、祖山就率领山民二万户屯守林历山,对抗东吴孙权的统治。“歙、黟的山越终于在建安十三年(208年)为孙权部将贺齐所镇压”(《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黟县自古人多地狭,山区田地更少,山民主要以垦山种苞谷(玉米)为主。清代著名学者、黟人俞正燮在《黟山竹枝词》中写道:“两般胜贵米与钱,大业从来说垦田;人众真难为造物,包芦已植到山巅。”该诗生动描述了当时黟县社会状况。山民垦山种粮,除了指望上苍赐予风调雨顺,还需提防野兽的侵扰糟蹋。以种苞芦为例,七月打苞,八月灌浆,九月才能成熟下山。此数十天,恰是野兽出没活动频繁季节,特别是夜晚,野猪成群结队,对苞芦危害极大,山民们只得手持竹梆看护。清代黟人王元瑞就有“山后山前畏虎狼,苞芦终夜守鸣梆”的诗句描述。

多少年来,“赶野猪”成了男性山民夏秋之际的重要农活之一。每当夜幕降临,山民们就结群出发来到山脚,然后分别手持火把、竹梆,边敲边爬上各自山头的山棚,嘴上还得不停地吆喝。来到山棚,燃起篝火,不时的敲打竹梆、吆喝,一方面驱赶野猪,一方面与其它山头的同伴联络。饥饿的野猪有时会成群结队来侵扰,单个人的驱赶是不起作用的,于是他们便联络上大伙,从各山头集中分几路同时驱赶,并用火把威胁,这才能起到一定作用。到凌晨,大伙又从各自山头来到山脚集中,交流昨晚的“敌情”与“战况”,总结经验,以便来日再“战”。

黟县自古有祭祀之风俗,各地都根据自己部落、宗族的情况,祭祀的内容、方式也各具特色。如五都“做清明”,九都“做秋社”,七都“游太阳”,六都“迎观音”,四都“唱傩戏”,此外还有“出地方”、“演地戏”、“打目莲”等。所有的这些都表现了一个共同主题,那就是感谢大自然恩赐,祈盼来年收成更上一层楼。这些乡都村民祭祀活动的表演,有着相当一部分来源于他们的日常劳动和生活感受。特别是一些集体的原始舞蹈动作,更能表现古老山越人劳动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厚实、粗犷、坚韧性情。

民俗节目“山越之秋—赶野猪”,正是基于上述历史背景和艺术渊源氛围,继承古代黟县人民与大自然相处的劳动生活艺术元素,并从古代黟县祭祀民俗的民众巡游中汲取其表演方式,通过进一步艺术加工,再现了黟县这一流传千年的民俗活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何谓“山越之秋——赶野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