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感激 发表于 2017-7-18 21:22:41

茶亭与茶联

行走在婺源乡村,你会发现,路上大都铺有石板,而且走个五里十里便有一座可以歇息的亭子。不管是山亭、路亭、桥亭,这些亭子都备有茶水供族人免费享用,因而,人们又把它叫做茶亭。
  婺源最早的茶亭当属浙岭“吴楚分源”处的茶亭了。相传五代时,有位方姓老妪在浙岭长年烧茶方便行人,且不收茶钱。死后葬于浙岭头,路人感其恩,拾石堆冢,以报其德。这以后,路亭免费供应茶水。渐成风水,并影响至今。这些茶亭一般都设有大的瓦缸,下面有炭炉灰煨着,茶是热的,行人可自己舀着喝。也有的茶亭有专人管理、看护。茶亭修理及茶水等费用的来源。一是每年的“冬至”前后,茶亭的管理者到各村庄去“收冬”(收茶水费);二是乐善好施者捐助,还有的直接从宗堂的田租收入中支付。
  婺源茶亭,不仅有茶让人解渴提神,而且楹联佳句比比皆是,读来令人品味无穷。如:面前那间小屋,有凳有茶,行家不妨少坐息;两头俱是大路,为名为利,各人自去赶行程。
  忙中偷闲、坐且行、行且坐;劳极思逸、谈而笑、笑而谈。
  走无尽的长路,歇一歇再行前去;想不完的心思,停一停暂且丢开。
  天光云影晴川入画;鸥雨草堂活水烹茶。
  行旅往来宜小息;溪山潇洒足清吟。
  云影侍栏平,五色斓斑诗笔底;山光排挞入,四围苍翠画屏中。
  萝雨洗枯藤,田野清凉听鸟语;松风发幽籁,花园歌啸答友吟。
  一杯春露能提劲,二脚生风几欲仙。
  以孝友传家,所望善为继述;与诗书相习,自然日见高明。
  存心要耐得烦,安乐都从忧患始;遇事务见其大,吃亏恒占便宜多。
  敦厚温柔,诗之教也;樽节退让,礼之则也。
  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
  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来。
  传家无别话,非耕则读;裕后有良方,唯德与仁。
  在县城东门外五里处的岭上有座茶亭,因为一副楹联,百姓把这座山岭叫做“回头岭”。联文是:因甚的急忙忙,这等步乱心慌,毕竟负屈含冤,要往邑中伸曲直;倒不如且坐坐,自然神收怒息,宁可情容理让,请回宅上讲调和。据说此联出自一位当知县的进士之手。他是在规劝人们平息恩怨,放宽心胸,礼让对待人和事。
  这副联充分体现了茶道所蕴含的“和”的精神,让人世间多一些宽容、礼让和尊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茶亭与茶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