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其一片海 发表于 2017-7-12 14:01:23

婺源傩舞演出习俗

婺源傩舞活动时间一般都在春节期间开始,至清明谷子下水前结束。但各班均有自己的规定,如长径村驱傩神班每年首场演出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开始,在程文著的“堂屋”(各姓氏的分支宗祠)里进行。这场演出,傩班所有节目都全部上演,然后便举行“斗傩米”活动。


  除夕晚上“跌珓”(旧时道教中一种决定行动的占卜形式)定时辰。时辰一到,便将“老郎菩萨”和八十大王等面具一起抬到上村的“崇福桥”亭子里摆好,焚香点烛,让过往的群众在大年初一朝朝拜,俗称“拜菩萨年”。初二朝在本村月池田内搭台演出一天,初三朝开始外出巡回演出。演出点和线路有“大河”、“小河”之分:所谓大河,是从官桥村开始到里蕉村结束,依次而行,共十五个演出点。小河则反其道而行之,从里蕉村开始至官桥村结束。至于当年该走哪条线也同样要“跌珓”问“菩萨”,否则就不平安吉利。起程之日,他们还有一套常规做法,其中包括“起神”、“通神”、“祭神”、“落神”等。
  出村演出时,将面具箱子、行头等抬到崇福桥做“起神”,敲锣打鼓,烧纸钱,掞阳飞,放鞭炮,而后按规定顺序进村。进祠堂时,锣鼓要打“进门司”牌子。
  这时祠堂内上堂五面交椅一字排开,从左到右摆放乐器、锣、鼓、铛锣、钹、笛子,药炉放在五面交椅中间的地下,等待出发。


  “过把”(即从乙地起程到甲地去演出)时,路过村庄要敲锣打鼓。从长径村出发到官桥村演出,傩班人马列队前往,傩旗在前开路,锣鼓曲笛相伴,而后面具箱子及其道具,依次而行。
  到达官桥村水口时,就开始放爆竹,打锣鼓,直至进村入祠堂歇下。这时祠堂的上堂和下堂(舞台前)都已摆好“神台”和祭桌香案等,傩班一到,即在祠堂上堂“神台”上摆上“傩神”面具。将六个诸侯面具分成三对,背靠背两个一放,摆一横排。李斯丞相、八十大王、老郎菩萨插档摆成八字形,放在六个诸侯的前面,老郎归中,土地公、土地婆一边一只,全部面相朝天,其他面具仍摆在箱内。“神台”下面安放大香插,前面放几桌一面,上摆“留连灯”“果盒”、“蜡烛台”、“签筒”、“珓”等,桌子前放面具箱,盖子打开放锣鼓乐器,箱子前摆“大香炉”,内点“降香”,然后烧金银纸钱,整个上堂一片辉煌。下堂(即舞台前)摆一面香几桌,上放香炉、蜡烛台、酒壶酒杯、五碗蘸度(即五只碗,内装粥),斜插一双(稻草)筷子。村民们在祠堂(中段)天池内各自安放一面供桌,桌上摆五只“笼床”(小蒸笼),内装果、豆腐、蒸菜、干鱼、肉等之类的熟食供品,而后各自家捉来一只活鸡,请傩班演员宰杀,抛入天池地上,任其旋转挣扎而死。此时,“打傩蘸”开始,先念“通神令”。
  “通神令”念完,傩蘸结束,各家将天池内的供桌撤去,上堂傩面原封不支,灯火通宵,供村人许愿,还愿祭拜。
  晚上按“夜打目连日舞鬼”的定归进行表演。一般演三天三夜,第一晚演小节目,第二天上午舞鬼,下午演小戏,而后演追王,收耗(即驱鬼逐疫活动),夜间打目连,第三天日场舞鬼,晚上演目连戏。
  段莘乡庆源村的“铜、鬼、狮”三班,则是大年初一、初二、初三日轮流在本村三个“堂屋”里演出,每个堂屋演两场,均先跳傩而后舞狮子,各班所有节目均要演完,俗称“全堂狮”。然后整理服饰道具准备出乡演出,他们将所有服装分“天箱”、“地箱”存放。他们外出巡回演出路线和演出地点的选择,没有长径村傩班的那些规矩,可视情况而定。
  一年分春、秋、冬三次外出,除在本县境内演出外,还到休宁、开化等邻近外省村庄演出。在外巡回演出同长径傩班一样,遵循“夜打目连日舞鬼”的定规进行,所不同的是,他们白天除舞鬼外,还增加了舞狮子。节目的多少,根据对方的需要,可多可少,自由选择,不一定全部演完,俗称“半堂狮”。
  江湾旃坑村的狮傩班,据江金村老人说,旃坑村原有十八门祖宗,大家都争着要在正月初一朝第一家舞狮跳傩,讨一个“开门大吉”的好兆头,为此事村民经常闹纠纷,争吵不休。当时村里有一门“凤义”的宗族,在京城为官的人多,大家出钱建了一座新祠,要狮傩先在新祠里舞起,但凤新祠不同意,为此打了一场官司,凤义祠送茶,凤新祠送狗(肚里放金条)。经审判定,凤义舞起,但凤新不依,经过再三调解协商,最后确定,凤新祠大年三十夜做首场演出,年初一朝在凤义祠演。初二、初三、初四在本村其他宗祠轮流上演。初八至初十外出,但只去本村宗族的分支众屋里演,其他地方邀请也不去。正月十一日全村出动抬“菩萨”巡游,行水收傩。
  秋口镇李坑村的两个“狮傩班”,一共有十个节目:太白金星、和合二仙、三人阵、双鼠、单鼠、双猴、判官小鬼、大小钟馗、角打角、收场。每年正月初一至初六日,在本村十二个堂屋轮流上演,一天演两场,演完收箱。只有下狮要到鹤溪演出一场,俗称“回娘家”。传说,李坑村有一大户人家之女看惯了村里的狮傩鬼戏,但总被女人不过满灯(正月十八)日不能回娘家的习俗所阻,无奈之下,李家决定让下狮每年初七(人日)专程去鹤溪上朱坦堂屋为其女演出一场。年年如此,便成了一条规定。此女死后,墓葬在上朱坦村铜锣形屯里。从此,下狮班便改为每逢开光之年(12 年一次)去鹤溪演出一次。每次演出结束全部人马要去李家姑娘坟上祭拜打蘸,为此“姑娘坟”的传说也就延续至今。
  傩舞的演出不受场地限制,不但在祠堂内舞台上能演,在野外草皮坦、晒谷场上也能演,有无舞台均可。不过,在野外平地上演时,要在地上放置一块长八尺宽五至六尺的棕席,以示舞台表演区域。早时农村没有电灯,连汽油灯也难得用上,若晚上演出,便点上“火篮子”(直径约50 厘米,一个圆锥形的铁篮子)照明。
  现任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盛婕女士,1956 年在长径调查采访时亲眼看到了这一场面,她说:“在婺源县,我们是在长径程姓祠堂看的‘鬼舞’,戏台两旁吊挂着两个铁丝篮子,内放松柴烧,烟雾弥漫,在锣鼓喧天中,台上出现了戴着木刻面具的各种神将及民间神话传说,在这种特定环境跳傩,确神气倍增,实让人生畏,何况鬼怪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婺源傩舞演出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