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柳暗找花明 发表于 2017-7-10 22:35:13

水口文化——流动的祈福

  所谓“水口”,明代缪希雍所著的《葬经翼·水口篇》中称:水口者,乃一地之门户,当“一方众水所总出处也”。
  由于婺源村落大都沿溪构筑,所以几乎村村都有“水口”。按风水术,村落的水口,一般选择在距村一、二里处溪河两岸有山“关锁”的地方。婺源地处万山间,村落四面皆山,形成一个比较封闭的完整空间;因此,水口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村落自然领域之门户、出入之咽喉。水口之所以成为村落构成的重要元素,并被视为村落财源茂盛之要地、人丁兴旺之象征,主宰着村落的盛衰和安危,这与古代婺源人崇尚风水之说有关。
  自古以来,“风水之说,徽人尤重之”(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在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2 年出版的《中国风水》一书中,统计我国明清时代的风水名家共计26 人,其中徽籍者有12 人,而婺源占其九。风水理论认为,水主财,是财富之气;为了保住村落的财气、人气和文运之气,古时婺源各村族众均极为重视对水口的营造。水口建筑群中,常见在两山夹峙的溪流上架桥,使之不仅“关锁水口”,而且“通利要津”。同时,辅以亭台、庙宇、文昌阁、文峰塔(或“文笔”)、牌坊、水碓等作为镇物,另外还广植树木,目的就是为增加锁钥的气势,扼住关口,藉以“藏风聚气”。《雪心赋》中曰:“大约神坛、佛庙,宜居水口镇塞地户,以关锁内气为妙也。”徽州文书抄本《书启·水口说》中亦曰:“水口以聚一乡之树木、桥梁、茶亭、旅舍,以卫庇一乡之风气也。”这些,都可以成为上述说明的绝佳注脚。
  在风水观念的影响下,有的村落为符合风水术的意境要求,还不惜工本特意将河道在出口处改直变曲,形成潺潺来水不见其源、汩汩清溪难见出口的“之”字形,以求留住财气。婺源考水村即属此类。清·光绪《明经胡氏宗谱·文昌阁记》云:“水口两山对峙,涧水匝村境。
  ……筑堤数十步,栽植卉木,屈曲束水如‘之’字以去;堤起处出入孔道两旁,为石板桥度人行。一亭居中翼然。……有阁,高倍之……榜其楣曰:文昌阁。”水口如此布局,即是基于风水术“障空补缺”的理论,同时改善了村落的环境及景观,形成“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村落总体环境特征,水口也因此成为村落中集传统文化、民俗观念、园林艺术于一体的公共园林,成为一处“父老兄弟出作入息,咸会于斯”之幽静怡人的祥和绿地。在这里,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浑然天成,人们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同时,改造利用自然,融入装点自然,以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天人感应进而“天人合一”。
  楩“故家乔木识楠,水口浓阴写蔚蓝。更著红亭供眺听,行人错认百花潭。”清代方西畴的这首《新安竹枝词》,勾勒出的正是婺源村落水口的常见景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水口文化——流动的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