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动人 发表于 2017-7-10 14:31:37

叶伯元先生的故事

   民国年间,在婺源县的南大门梅林一都村,有位彦士,姓叶,名伯元,是位德才兼备的乡村人杰,一生以教书育人为业。他的和善、仁义、爱民,在地方上很有名气、威望高,至今村民们还在传颂着他的许多故事。
  叶伯元先生生于1905年,父亲叶润清是个秀才,乡村私塾。受环境的熏陶,叶伯元从小就聪颖智慧、懂事早。早年就拜县城有名的张梯云先生为师,后在万年师范就读,毕业后经梯云先生推荐,到县城偏远的段莘阆山任教,回村后,曾担任一都中心小学校长。三次有机会升任区长,都让给了别人,为了家乡的教育事业,在三尺讲台上站到最后,1939年(民国28年)因病去世,时年34岁。后人有楹联这样颂扬他:“开智蛮芫古圣尊崇泰伯,启蒙乡邑先贤惠泽黎元”。
     16岁阆山任教
  阆山位于婺源县东北部的段莘乡,高山之巅上崇山峻岭间聚散着好几个古村落,距离县城80公里,海拔800多米,时年可以说是个贫瘠之地,建国前夕辖区属段莘乡第五保。元至正九年,大畈人汪同曾在山上创办了一座著名的书院——阆山书院。当地对人教育是何等的重视呀!可是好多人都不愿意去。经梯云先生推荐,民国十年,仅有16岁的叶伯元登上了阆山,成了山上孩子们的老师。
  初来乍到,也是一个16岁的孩子,虽经县城有名望的先生引荐,众人一见,还是有些不信任之感,不知他到底有多少墨水。有人想试试他的才学,就想了一个办法,因班上有个学生的名字叫“方錱”,这不是一个常用字,有点偏怪,为了让小伯元出出丑,故意让他来点名。为难一下他。叶伯元一看,这字确实不认得。可他脑子里一转,立即有了主意。他每点上一个名,学生都应声“到”,看到“方錱”,的名字有意跳过去。等点名结束后,他大声问:“还有谁没点到呀?”班上一名男生说:“报告老师,我没点到。”“你叫什么名字”?学生说“我叫“方錱”!,叶伯元最后点了方錱的名,轻而易举地辨认出了这个陌生的生字体,他的灵活机智,让在场的老师都心服口服。
      作楹联流传千古
  叶伯元从阆山任教回到一都村,相距不远的梅林乡梅林村有户人家刚好建了一幢新房屋,乔迁新居时,想请叶伯元写幅对联助助兴,当时该村一位叫江爱吾的绅士也想他来写,亲眼见识一下伯元的才气,另有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在场。叶伯元去了,有点似王勃为滕王阁作序的味道,虽不能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媲美,在皎洁的月光下,热闹的喜气氛围中,他写下了“棋酒情深,邀月着酌,琴涛味永,留客弹淡”。很有意境的一幅楹联。婺源诗词学会会长朱德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施妙计让村人无罪释放
  梅林一都,以梅林岭为界,后面就是二十五都。有一位一都村村民,大年初一拜坟年,不小心烧了山,面积有点大,被县府抓了去。家人急得团团转,不知怎么办才好,后来找到叶伯元,希望他能出出主意。伯元想了想,向来人面授机宜,教他如何如何做。家人到县城探望时,把伯元的出的策略告诉了那位村民。开堂讯问这天,只见这位村民衣衫褴褛,头发蓬乱,神情不振。审讯他的人问道:“你是那里人?叫什么名字?”他都答了,问他什么时候烧的山,他说:“从去年烧到今年”。“烧了多少?”“从一都烧到二十五都”。又问你救火没有,怎么救的?村民说“爬爬下,溜溜上,披着蓑衣救的,火打燃了,又灭了。”审讯他的人听了真是哭笑不得,认定是个神经有问题的傻子,用如今的话说就是那种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不承担法律责任,后来县府就把他释放回家了,现在可行不通,可以作医学技术鉴定来着。
     一根不留 一根不砍
  解放前民国年间的婺源,林密葱郁,满山遍野都是一抱多粗的松树、杉树、杂木等,为了让这些木材换些钱粮,并有了专职的伐木队包山判山。有一年,村里的伐木队到别的乡伐树,没注意,把别人家的山场也砍了卖了,只留下一根树没砍。这还了得,人家不干,一纸诉状告到了县府打起了官司。眼看官司要输了,村人不甘心,又求到叶伯元名下。伯元仔细看了那份协议书,有那么一句话映入了他的眼帘:“上岭一根不留,下岭一根不砍”,顿时来了精神,让人去与对方论理。原来此话的本意是上岭的树木归一都村民这方的,可以一根不留,全部砍完,下岭的树木呢,属于别人的,一根也不能砍。按叶伯元的意思是正话反说,只有一根不能砍,其它树都可以砍了,砍了也是理所当然。这样一说,让对方的人哑口无言,有理说不出呀,你协议书上明明是这样写着的呀?后来官司不了了之,一都村民这边什么钱也没赔,村民们说,多亏了伯元学问高呀!

     凭声望二次救人危难
  叶伯元从阆山任二年回到一都村,还是从事教书为业,虽然无官无职,因他博学多才,聪明好学乐于助人,在乡村有一定的威望。10多年后,他在阆山教过的一些学生,有的已踏入仕途,在周边县乡及本县县府担任要职,有个什么事的,也能帮上一二,所以有人这样评价他,“上边人器重他,中间人拥护他,下面人敬重他”,受到爱戴。据传他曾三次让贤,把升任区长的机会让给了别人。
  这里说的二次救人,一次是本村一位村民叫叶秀超,某日去德兴新建县看戏时,因触犯了当地族规,要按当地习俗要“种锚”,“种锚”意思是预准备一口大缸,缸内装有沙子、石头,然后将人梱绑起来放在缸内,让缸慢慢沉入水底,等于判死刑了。叶伯元闻知这事后,非常着急,连夜赶到新建县去救人。好在他有个学生在此地当区长,面见区长,说明事情原委后,该区长立即到村中制止了这种落后的野蛮行为,摆平了这事,叶伯元把这位村民解救了回来。还一次是国民党抓壮丁,有户人家的儿子因要抚养老人,不愿去从军,找到叶伯元,请他想个法子,叶伯元对他说,如有人来找你,你就说我叶伯元代他去当兵,不几日,这位农户的儿子被抽了壮丁,要他去集中。农户只得说有人代他去,来人问是谁,农户说了叶伯元的名子,果然征兵的人看在伯元的面子上放过了他,那些岁月,国共双方在交战,上前线能活命的不多。
    地旱状
  民国二十三年(1934)婺源大旱,旱情十分严重,全县受灾面积30.8万亩,粮食产量减产48%。县府要求写一份汇报灾情的报告,又名“地旱状”,因为详细向上级政府汇报婺源遭遇到的灾情,得到上面下拨救灾款项有些难度。县城府衙找人写的几份都不是很满意。后来让叶伯元来写,他的文才好,对受灾村民又有感情,写出来的地旱状果然不一般,令县长等人很赞赏,所以民间有叶伯元代写地旱状的传说。
    设立一都中心小学
  民国27年,为了婺源的教育大计,民国婺源县政府决定在梅林村或者一都村选个地点设立一所中心小学。梅林村绅士江爱吾主张将中心小学没在梅林,理由是交通便利些。叶伯元却主张中心小学应设在一都村,原由是生员集中,便于偏远儿童就读。双方唇枪舌剑,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最后经县府裁决,当年成立了一都中心小学,叶伯元为首任校长,这事为一都村赢得了荣誉,村民放鞭炮祝贺。到1949年婺源解放后,该中心小学才迁至梅林村。
    为母祝寿赢得民心
  叶伯元担任校长后的第二年,即民国28年,是他的母亲60岁寿辰。他的学生、县府官员、地方绅士及方圆几十里地的一些村民都赶来献寿礼,场面非常热闹庞大。由于地位及贫富差距,礼品有轻有重。因人员多,地方小,厨房跟不上,摆宴席有困难,当时,负责操办的主事提出礼重的先上宴席,礼轻的放在后面吃。叶伯元则表示反对,他主张贫民百姓礼轻的先吃,有名声地位做官贺礼重的后吃。结果是一般村民先上了酒席,高高兴兴的吃了一顿美餐,那些礼重的人也毫无怨言,他们都很敬重叶伯元的人品和为人,赞成他的做法。可惜这样一位俊才,因疾病原因,当年就离开了人世,英年早世,上了岁数的一都人没忘记他,他所做过的点点滴滴,其故事在乡间广为流传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叶伯元先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