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不空黑夜 发表于 2017-7-10 11:28:52

紫阳书院的前世今生

要说婺源的紫阳书院,恐怕还得从“三先生祠”说起。宋淳熙年间,当时担任婺源县令的周师清在县学建了一座三先生祠,纪念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祠堂竣工后,周师清和当地闻人李缯等数十人写信给当时任南康知军的朱熹,请求朱熹为家乡的三先生祠写篇祠记。朱熹知道,周敦颐是理学学派的开山鼻祖,“二程”是“洛学”的创始人,三先生虽然不是婺源人,也不曾在婺源做过官,但婺源县学创建三先生祠,显然是为了弘扬理学道统,期望婺源能文风昌盛,文脉隆兴。于是朱熹在这年的秋八月撰写了《徽州婺源县学三先生祠记》,婺源三先生祠因朱熹的这篇祠记而名声大振。  
  朱熹逝世后的第九年,朝廷赐朱熹谥号曰“文”,世称文公,接着还先后追封为信国公和徽国公,婺源便将朱熹灵位配祀三先生祠,祠庙遂称为四先生祠。 
  后来县学和四先生祠不幸毁于火灾。县学重建时,学中诸友说: 朱子对于婺源,如山东有孔子一样,应在礼殿供奉朱子容像,让故乡的学者瞻仰。县学自此立朱熹像于礼殿。 
  到了元代,朱熹更是如日中天名声更加显赫。至元二十四年(1287),婺源人汪元圭担任婺源知州,为纪念文公朱熹,传承程朱理学,他在文公庙侧创建了晦庵书院。晦庵是朱熹的号,晦庵书院的兴办开创了婺源书院讲学与祭祀朱熹为功课的先河。书院后来还建立并祀程颢程颐“二程”和朱熹的“三贤祠”,但因多次火灾,祠院皆毁于一旦。后又重建,一直沿袭祠附县学模式,三贤祠后来则成为紫阳书院的组成部分。晦庵书院断断续续经历两朝达 240 多年,只可惜这一时期存世的史料太少。

 
  婺源始建紫阳书院,当感谢一位叫曾忭的泰和人。明嘉靖八年(1529),曾忭担任婺源知县,这位崇拜朱夫子的七品县官挺重视教育,他发现婺源县学狭小,设施陈旧,与文公阙里的名声太不相称了,于是提出将三贤祠迁往城北保安山重建书院,并将晦庵书院更名为紫阳书院。当时保安山前是县衙,后为保安寺。 
  曾忭说: 县衙是发布政令的地方,身后怎么佛经朗朗钟鼓不断,百姓迷惑不解,我们这里可是文公阙里呀! 
  次年 7 月,曾忭正式下令拆除保安寺,在原地兴建紫阳书院。 
  曾知县确实胆识过人,毁寺、拆迁,势必得罪信众和僧人,其难度可想而知。果然拆迁之前便谣言四起,说是某日早晨突然有虹光在寺庙闪现,又说有人在寺中看见龙蟠卿云,佛爷显灵传话不能拆庙。得罪了神灵岂不是天大的罪过!曾忭却借题发挥说: 虹光闪现,卿云龙蟠,这是好的征兆啊!人局于数,数机于气,气蓄于地,地承于天。婺源井出白虹,太史公出生; 井升紫气,文公问世。卿云出于山气,说明这是龙墩宝地,在这彩云呈祥的地方兴建紫阳书院,婺源人文必兴! 
  于是命在卿云龙蟠处建紫阳书院的瑞云楼,楼可登高眺望,楼下有堂,堂供文学博士生徒会讲。书院内建三贤祠,仍立三先生和朱子容像,令后生学子瞻仰祭祀。 
  东西两侧有宿舍,可供求学弟子居住。还先后共置学田 389 亩,以田租收入作为办学经费。 
  又过了 80 多年,温陵人冯时来任婺源知县,紫阳书院因年久失休而“栋宇催颓”,讲学上课不得不借其他场所。于是冯知县慨然主持重修,不期月落成。当时,以兵部左侍郎辞官回乡的汪应蛟撰写了《婺源县重修紫阳书院记》,并与以南吏部尚书辞官在家的余懋衡等婺源籍的知名学者在紫阳书院讲学,使紫阳书院顿时成为全国闻名的著名书院。余懋衡还在奸佞封杀天下所有书院时,以自己的圭田抵偿,使婺源紫阳书院获免于难,因此他去世后紫阳书院将他特祀三贤祠,表达婺源人对余懋衡的尊崇。 
  转眼到了清代的康熙三十五年(1696),奉天宁远人张绶担任婺源知县,上任之初他本想去紫阳书院三贤祠瞻仰朝圣,却得知祠宇毁坏已 40 多年了,书院也是断壁残垣,破烂不堪。张绶不由低声叹息。婺源有志人士纷纷呼吁,说婺源文运不能落魄,紫阳书院不能荒废。张绶知道孔子集群圣之大成,朱子集诸儒之大成,宗孔子者不得不宗朱子。婺源的儒士学子,生朱子之乡,守朱子之道,他们对朱子、对二程的崇敬,是由衷的无法替代的。张知县立即捐俸集资,鸠集工匠,采购材料,在原址上重建紫阳书院。书院建设紧锣密鼓,一年便竣工落成。学博李玉峰、胡宛泾将紫阳会田田租的一半捐出,作为书院聘请老师的资费,学者欢欣鼓舞。 
  清乾隆年间,紫阳书院曾先后三次修建和重建。 
  乾隆三十二年(1767),利用当时建造学宫余款又筹集了部分资金,建造了紫阳书院头门、二门、正厅及后寝东西房 22 间,又建东廊房 9 间、北门房 3 间,悬挂“紫阳书院”匾额于大门外。乾隆四十一年(1776),在城绅士重建紫阳书院,其中程应鹏长子程文达独资建造二门,并修葺后寝、两厢庑廊。这次重建,书院规模比以前稍大,更壮观了。 
  婺源紫阳书院最后一次扩建是清嘉庆九年(1804)。程应鹏季子程文暹率其侄暨侄孙重建书院正厅、两廊书舍厨房,加建述堂、博学堂、审问堂、慎思堂、明辩堂、笃行堂,修葺瑞云楼,同时在书院左前侧建余庆祠,供奉祭祀历代那些于好义乐施重建修建紫阳书院的有功人士。新建的书院规模空前,大堂深 13米,宽 10 米,奇廊 10 米,门纵 6 米。瑞云楼高 6 米,亭翼左右伸展,巍巍壮观。嘉庆版的紫阳书院一直延续到光绪年间,后因朝廷下令废科举办学堂,推行新学制,紫阳书院改为“紫阳书社”,民国时期县政府迁入保安山,紫阳书院被拆毁。 
  历经 600 余年的婺源紫阳书院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那座闪烁着婺源先人智慧的古建筑,广集生徒,培养人才,延续书乡文脉,作出了多大贡献啊! 
  就在婺源人屡屡为紫阳书院的拆毁扼腕叹息的时候,在朱熹高祖茶院朱氏二三世祖世居的汤村,一座新的紫阳书院横空出世。新生的紫阳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熹园中。谁也没有想到,这片占地 15000 多平米的园林的建设者竟然是专业从事龙尾砚生产销售的青年企业家江亮根。数年前亮根在《婺源阙里朱氏宗谱》看到,茶院朱氏一世祖朱瓌墓葬三都连同,谱上说这墓地叫做“青毡包砚瓦”,墓图地记还有“三山上,四水下,有人寻得着,文章冠天下”的籖语。于是亮根突发奇想,把朱子文化与砚文化联在一起,用智慧的古建筑去形象诠释那“青砖包砚瓦”墓图籖语的传奇。他果真办到了,说也神奇,短短几年间他硬把运筹于胸的蓝图变成了鲜活壮观的现实。 
  新生的紫阳书院依然由瑞云楼、正厅、方塘、寝堂组成中轴歇山式建筑,碑廊设置历代修建紫阳书院的名人碑记,殿宇巍峨,气势恢弘,令人肃然起敬。熹园内还建有尊经阁、朱绯塘、草堂、瑞井亭、怀德堂、歙砚春秋等建筑。 
  走进熹园,走进紫阳书院,步移景异,感慨良多。 
  婺源紫阳书院前前后后历经数百年,明清多次大修多次重建,婺源人对朱熹老夫子的崇敬之心相沿不绝,为延续婺源历史文化命脉的贤人志士也层出不穷。婺源紫阳书院凝结着深厚的朱子文化印记,毁坏 80 多年的紫阳书院又获新生,人们将透过这一窗口去探视婺源书乡文脉的延续和光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紫阳书院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