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昧入戏 发表于 2017-6-20 23:39:28

游学徽州 写生黄山 | 探秘文房四宝,描绘水墨徽州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7-9-12 22:38 编辑

游学徽州悟墨香画书韵
写生黄山赏碧潭映古村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做学问如此,绘画亦然。北宋的画竹高手文同为了画好竹子,在自家堂前屋后都种满竹子,每天观察,苏轼称赞其胸有成竹。更有甚者,很多文人雅士直接参与到绘画工具的制作中来,更好的了解一支笔、一锭墨的形成,才能将它们用得游刃有余。由此可见,“所以然”的重要性。



我们抱着让孩子们到绘画的源头去探寻绘画本质的目的,希望孩子们能:

从笔墨纸砚的来处来,感受绘画的魅力
到山水村落的去处去,描绘风景的多姿





黄山古称徽州,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这片广袤的土地孕育了三大地方显学之一的“徽文化”,培养了一大批制作“文房四宝”的优秀工匠,更是著名的新安画派的发源地。所以我们将目的地定在徽州,带领孩子们去古村、老街、碧潭、工坊寻根溯源。


“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这个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村,按照《易经》八卦风水的理论选址布局,巧妙的融合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概念,完好的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徽州经典建筑形式,吸引了无数人前来探秘。

在这里,用你的画笔记录下
这些饱经沧桑的古宅被历史镌刻的痕迹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的一首《赠汪伦》让这个紧连太平湖的桃花潭名扬天下。可即使是没有李白,桃花潭潭面水光潋艳,碧波涵空;潭岸怪石耸立,古树青藤纷披的美景也足以让世人为之沉醉。

在这里,用你的画笔描绘出
大自然在山水构造上的鬼斧神工



作为全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屯溪老街“流动的清明上河图”的名头不是虚设。全长1272米的老街包括1条直街、3条横街和18条小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

在这里,用你的画笔还原出
历史长河里徽商曾经的热闹与繁华



“无徽不成镇”。两千多年的时光流逝中,徽州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甚至明天将变成怎样,你都能在黄山城市展示馆内看到。“一幅画、一朵云、一条街、一个梦、一中心”向你讲述徽州的前世今生。

在这里,用你的画笔捕捉到
城市发展中或一闪而逝、或历久弥新的精彩



绘画离不开纸,而宣纸作为中国传承千年的书写绘画工具,更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它薄如蝉翼,润如青云,质地绵韧,纯白细密,光而不滑,密而透光。郭沫若曾说过:“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

在这里,用纸帘捞一张独一无二的宣纸
明白它生于水、晕于墨的秘密并充分利用



徽笔是宋代名笔,文房四宝之首。书法家黄庭坚就曾说过,文房四宝的制作中,难度最大的就是毛笔。七十多道工序的来回检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文所有的经验积累,最终,汇聚成我们手中一支作画毛笔。

在这里,亲手做一只自己的专属毛笔
只有适合自己的书画习惯才能将毛笔用到最好



徽州制墨人,一墨倾古今。徽州制墨,可以追溯到唐朝,一块好墨是当时文人墨客的心头之爱,甚至为了绘画需要,他们还跟着墨师一起研究配方和技艺。这是古人的追根溯源,今天我们在百年老店“胡开文墨厂”,向古人学习。

在这里,描一块光泽如漆的好墨
学会古人对书写绘画的精益求精之道



徽派版画兴起于明代中叶,集画、刻、印三门技艺于一体,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创作一幅版画,既考验手艺人的画工,有考验手艺人的雕工,即使是印刷也有着自己的讲究。薛寅老师作为徽派版画的非遗传承人,在此有很高的造诣。

在这里,印一张刀痕木韵的版画
看不同的技艺如何融合焕发新的风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游学徽州 写生黄山 | 探秘文房四宝,描绘水墨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