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过往秋收 发表于 2017-6-17 16:53:37

婺源民俗体验——农耕文化的古老与现实

篾匠技艺

竹,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在蔑匠的手下,间接造出了一个竹蔑世界。我们可以发现人们的衣、食、住、行中,都有蔑匠的功绩:如蔑编汗衫,可谓珍品;衣箱蔑笼其设计精巧,旅行置物,既可防水又较轻便;箩篮地簟,农家必备;蒸笼粿帘,饭篮菜篮,属纯天然,可免污染之嫌;竹蔑楼阁,独生风韵;门帘屏风,缩美好山河于咫尺,集民间艺术于一室;车船轿子,有蔑匠献艺就显得特别雅致;斗笠雨伞,也是农家难缺等等,还可看到很多,可见蔑业蔑匠在社会上有着光辉的历史。于是,竹的气节幻化为人的精神。婺源老篾匠们依旧坚守着这项古老的技艺,用心做好每一件艺术品。走进婺源,寻找一片竹林在老师傅手里变幻出的奇迹与美丽。

老师傅在削竹子

木榨榨油传说,原始社会之初,人类开始学着烤制食物之际,发现一些果仁掉进火里会飘逸出香味,也会熔出像动物油似的液体。从此,人类开启了探索植物油的历史。《舌尖上的中国2》第二集《心传》里介绍了一种古老的榨取植物油的方式——木榨榨油。木榨榨油工艺比较复杂,要经历风车去杂,炒锅炒熟,上槽碾末,蒸锅包饼,上圈装榨,木槽打榨,沉淀沥油等过程。而婺源,也保留着这种古老的榨油文化。一代又一代的婺源人走出乡村,一代又一代的婺源人坚守传统。直到今天,这种古老的榨油技艺仍没有失传。在今天的婺源,在古老而神秘的榨油坊里,游客们仍能切身体会这种传统的榨油方式,体会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


甲路台阁香港凤凰卫视专题片《寻找远去的家园》中提到的甲路抬阁,便是婺源的一项特殊民俗。甲路抬阁又称擡阁,是江西婺源的汉族民俗绝技,旧时民间迎神赛会中的一种游艺项目。抬阁是汉族民间对观赏性妆扮人物造型的称谓,始见于南宋。以木板为台,一根铁棍固定人物,由少男少女妆扮故事立于台上,多人前后抬杠,巡游于街市,谓之抬阁。徽州地区的抬阁,一般都在元宵节前后举行。抬阁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篁岭晒秋晒秋是婺源地区别有风情的民俗活动。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就曾为家乡的“晒秋”积习演唱的一首《晒秋》,而婺源的《晒秋》民歌也在一定区域传唱了很多年。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篁岭古村数百栋徽派古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错落有序,每当日出山头,晨曦映照,整个山间村落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圆圆晒匾里五彩缤纷丰收果实组合,绘就出世界独一无二的“晒秋”农俗景观,春晒山厥、水笋;夏晒干菜、果蔬;秋晒辣椒、黄菊;冬晒果脯、乡俗……一年四季延绵有序。

水碓水碓是旧时汉族农用器具,是一种一种借水力舂米的工具。婺源的水碓吴村,可谓是完整地承载了水碓文化。作为被机械化社会渐渐淘汰的传统农耕工具,水碓,在这里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水碓吴村,传说因为这个村庄的水碓工具最有特色而且远近闻名,同时村里大多数人都姓吴,因此有了水碓吴村之名。如今,婺源的水碓吴村,将水碓发展为一种旅游文化,将这种古老的农耕工具巧妙地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下来。水碓吴村,没有城市的热闹与喧哗,也没有小山落的孤独与落寞,自然而传统的美景风俗,只等你来探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婺源民俗体验——农耕文化的古老与现实